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訂阙的意思、訂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訂阙的解釋

訂補缺失。 清 鄭弘能 《忠愍公<北山文集>跋》:“而 曹君 良求 者,參誤訂闕,相與觀成,而是集之鐫,倏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對"訂阙"的釋義為:校訂補正文獻中的缺漏訛誤。該詞由"訂"與"阙"兩個語素複合構成,"訂"取《說文解字》"平議也"之本義,指考校修正;"阙"通"缺",據《康熙字典》載"阙,失也,過也",特指文本中的缺失與謬誤。

此術語常見于文獻校勘領域,如清代樸學家王念孫在《讀書雜志》中運用此法:"凡所訂阙,皆取證他書,旁引曲證"。現代學者繼承此傳統,如中華書局《古籍校注凡例》規定"遇底本明顯訛脫處,據善本訂阙補正"。

詞義演化可追溯至東漢鄭玄《毛詩箋》"訂其阙失",至宋代方嶽《深雪偶談》發展為固定術語。當代《古籍整理術語手冊》将其列為專業術語,定義為"通過比對不同版本,校正文字錯漏的學術工作流程"。

網絡擴展解釋

“訂阙”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拼音與結構
    拼音為dìng quē(部分來源标注為“dìng què”)。其中“訂”為左右結構,“阙”為半包圍結構。

  2. 詞義解析
    指訂補缺失,即通過修訂補充缺失的内容。該詞常用于文獻校勘或文本整理場景,例如清代鄭弘能在《忠愍公<北山文集>跋》中提到“參誤訂闕,相與觀成”,即通過訂正錯誤、填補缺失來完成文集編纂。

  3. 用法與示例
    多用于學術或古籍整理領域,強調對文本的完善。例如:“曹君良求者,參誤訂闕,相與觀成”,表明通過協作修訂使文集趨于完整。

  4. 相關擴展

    • “阙”通“缺”,表示缺失或不足。
    • 類似詞語包括“補阙”(彌補疏漏)、“校訂”(校對修正)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中提到的清代跋文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

案誅遨步百乳彜畢甕踣卧不可終日步趨朝處撐傘從屬存潤大書亸鞚翻江攪海風言霧語概志貴土橫唐火狐将伯之呼狡猾燋銅甲外界限驚泷矜功負氣九奧籍注來世不可待烈軍屬留視馬料迷離徜仿末尾鬧魚花漚子盤龍城遺址蟛蚎萍飄遷蘭變鮑千裡草諐囚青雲直上鵲頭苣荬菜曲學阿世若屬儒史沙暴省轉水販誦說夙嫌太皥台位讨擾跳傘文理不通消費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