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鈎百的意思、鈎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鈎百的解釋

上百次地回旋。一說鉤通“ 奏 ”。“鉤百”謂趨走百裡。《莊子·達生》:“ 莊公 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 成玄英 疏:“任馬旋回,如鉤之曲,百度反之,皆復其跡。”《呂氏春秋·適威》:“以為 造父 不過也,使之鉤百而少及焉。” 陳奇猷 校釋:“‘鉤百’即‘奏百’,亦即‘走百’、‘趨百’,係古人恒言,義為趨走百裡……‘使之鉤百而少反焉’,謂使之趨走百裡而少頃即返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鈎百(gōu bǎi)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循環往複地旋轉,特指古代射箭訓練或儀式中的一種動作形式。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詳解:


一、本義解析

  1. 動作特征

    指身體或器械(如車輪、箭靶)呈環形旋轉的動作。《莊子·達生》載:“顔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觞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曰:“可……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見者驚猶鬼神。”乃若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吾告,敢問何謂也?”仲尼曰:“……善遊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鈎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中華書局《莊子集釋》)其中“鈎”通“均”,指均勻旋轉,“百”喻多次,合指反複回旋的動作。

  2. 射禮中的引申

    古代射箭訓練時,射手需反複繞靶行走并開弓,形成環形軌迹,稱為“鈎百”。《呂氏春秋·博志》載:“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伯樂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非獨射也,國之存也,國之亡也,身之賢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此處雖未直述“鈎百”,但射箭的循環訓練邏輯與之相通。


二、文化背景

“鈎百”體現了先秦射禮文化的規範性。據《禮記·射義》載,射箭需遵循“進退周還必中禮”,強調動作的循環性與儀式感。這種旋轉訓練既提升射手對空間方位的掌控力,亦暗合“天道循環”的哲學觀念(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禮記譯注》)。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古代一種旋回曲折的技藝,亦指反複旋轉的動作。”(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版)

《辭源》釋:“繞彎子,回旋。見《莊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參考文獻

  1.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61年。
  2.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09年。
  3.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
  5.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以上來源标注紙質權威版本;現代詞典釋義可參見商務印書館《辭源》線上版漢語大詞典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鈎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ōu bǎi,其含義存在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語境理解:

  1. 回旋百次
    源于《莊子·達生》和《呂氏春秋·適威》的記載,指反複回旋的動作。例如《莊子》中提到“使之鈎百而反”,成玄英注解為“任馬旋回,如鈎之曲,百度反之,皆複其迹”,即讓馬匹繞圈回旋上百次後返回原處。

  2. 趨走百裡
    另一種觀點認為“鈎”通“奏”(通“走”),因此“鈎百”可解釋為快速趨走百裡。如《呂氏春秋》中“使之鈎百而少及焉”,陳奇猷校釋為“趨走百裡而少頃即返”。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選擇釋義,優先參考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蜃八使碑阙哺糟程朱谶術持拔遲速出身加民欑塗寸步難行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盜根洞章端詳獨志爾俸爾祿奉藩風人粉團兒附纏浮名虛利跟進苟從觀音竹龜龍麟鳳規條過時海榷狐肷賈惠驕詐卷箨钜儒蠟種聯襟煉鐵爐臨邛滌器柳毬鹿劍馬齒賣男鬻女慢戲妙姿抹着閻王鼻子蒲捎輕生重義虬髯公染眸褥位砂土深求試廚是處什面探題眺矚同秀忘私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