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探題的意思、探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探題的解釋

文人用抽籤方式分題賦詩。 唐 盧綸 《送渾煉歸觐卻赴阙庭》詩:“探題多決勝,饌玉每分餘。”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古人分題,或各賦一物,如雲送某人分題得某物也。或曰探題。” 清 陳田 《明詩紀事辛籤·韓上桂》:“《列朝詩集》: 孟郁 ……為詩賦多倚待急就,方與人縱談,大噱呼號,飲博探題,次韻紙上,颯颯然如蠶之食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探題”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中文文學活動(主要含義)

指古代文人通過抽籤分題賦詩的創作形式:

  1. 活動形式:參與者隨機抽取題目即興創作詩歌,常見于雅集、宴會等場合。
  2. 曆史記載:
    • 唐代盧綸《送渾煉歸觐卻赴阙庭》有"探題多決勝"的描寫
    • 宋代嚴羽《滄浪詩話》将其列為詩體分類方式之一
  3. 創作特點:強調臨場發揮與限題創作,類似現代"命題作文"的文學遊戲。

二、日本官職(特殊引申義)

指室町幕府時期設立的地方軍政官職:

  1. 職能:掌管特定區域的軍事、司法事務,如九州探題負責九州地區軍政。
  2. 曆史淵源:原為佛教辯經術語,後演變為官職,類似中國古代的節度使。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若在古籍或日史文獻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文學含義主要見于唐代至清代詩文評注,官職含義專用于日本史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探題

探題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扌和隹。扌是漢字的手部偏旁,表示與手相關的動作;隹是一個象征鳥類的部首,也可理解為一個烏鴉飛翔的形狀。

根據《康熙字典》,探題的總筆畫數是12。扌部的筆畫數為3,隹部的筆畫數為9。根據漢字的基本構造規則,扌部在左邊,隹部在右邊。

探題這個詞的來源尚未查找到确切的淵源。可能是古代人們在追求知識、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用手去摸索、探索問題的答案,從而形成了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探題的寫法是「探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探題的形狀略有差異。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探題的寫法為「探題」,頂部的隹部字形比現代漢字略為複雜,像兩隻烏鴉飛翔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關于探題的例句:

1. 我們需要深入探題,尋找問題的真正原因。

2. 他花了很多時間探題,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組詞:探索、探究、探尋。

近義詞:研究、探索、探究、尋找。

反義詞:得出結論、解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