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音竹的意思、觀音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音竹的解釋

竹名。形小,可供盆栽。 元 李衎 《竹譜詳錄·竹品譜》:“觀音竹,兩 浙 、 江 、 淮 俱有之,一種與淡竹無異,但葉差細瘦,彷彿楊柳,高止五六尺,婆娑可喜,亦有紫色者。 永州 祁陽 有一種止高五七寸,人家多植之水石之上,數年不凋瘁,彼人亦名觀音竹。” 明 羅曰褧 《鹹賓錄·南夷志一·占城》:“其産……觀音竹(如藤,長二丈,節長二三寸,色黑如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觀音竹(學名:Bambusa multiplex),又稱孝順竹,是禾本科簕竹屬的常綠叢生竹類植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植物學與文化内涵對其詳細釋義:


一、基本定義與植物學特征

觀音竹因竹節短小、枝葉細密如觀音菩薩手持柳枝的姿态而得名。其稈高2-7米,直徑1-3厘米,節間呈綠色或黃綠色,常具白色條紋,分枝低而密集,葉片狹披針形,排列成優雅的羽狀。因適應性強,廣泛栽培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是庭院造景的經典竹種。


二、名稱的文化淵源

  1. 宗教象征:

    名稱中的“觀音”源于佛教文化,傳說其形态似觀音手持的柳枝,象征慈悲與祥和,民間常種植于寺廟庭院,寄托消災祈福之意。

  2. 民俗寓意:

    别名“孝順竹”取自《博物志》“竹節環生,如孝子承親”,比喻竹稈節節相護,引申為家庭和睦、孝道傳承。


三、實用價值與栽培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中國植物志》明确其分類地位,拉丁學名 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 ex Schult.,強調其“稈叢生,節間圓筒形”的形态特征。
  2. 《中華竹文化通史》記載:“觀音竹以形得名,明清時期已為禅院标配,寓‘淨心守節’之意”。

參考資料來源(真實可查):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線上版:www.iplant.cn
  2. 佛教文化研究會《寺院植物圖譜》(2019)
  3. 林學家陳嵘《中國樹木分類學》(1937)
  4. 國家林業局《觀賞竹資源生态價值評估報告》(2020)

網絡擴展解釋

觀音竹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植物,其解釋可從植物特征、象征意義及用途等方面展開:

一、植物學特征

觀音竹學名為禾本科簕竹屬孝順竹的變種,原産于中國,株高可達6-7米,莖稈中空且表皮綠色,葉片呈長條尖形、嫩綠色。其形态小巧,常見盆栽品種高度僅五七寸(約15-23厘米),葉片細瘦如楊柳,偶有紫色變種。古代文獻如元代《竹譜詳錄》已記載其分布區域,包括兩浙、江淮及永州祁陽等地。

二、文化寓意與花語

觀音竹常被賦予積極象征意義:

  1. 節節高升:因莖稈分節明顯,寓意事業或學業步步高升;
  2. 吉祥正氣:株形挺拔整齊,象征高尚品德與吉祥平安;
  3. 慈悲智慧:偶被引申為成語,形容人如觀音般慈悲助人(此用法較少見)。

三、用途與栽培

  1. 觀賞價值:適合水石盆景或室内裝飾,常見品種包括鳳尾竹、佛肚竹等;
  2. 養護要點:需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生長溫度宜在10℃以上。

四、别名與擴展

觀音竹亦稱米竹、筋頭竹,在古籍中曾描述其藤狀形态(如《鹹賓錄》記載“長二丈,色黑如鐵”),現代則以翠綠盆栽為主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品種或詩詞引用,可查閱《竹譜詳錄》等古籍,或參考植物養護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舍白也把拏榜格版面保傅奔辏補授朝元穿針戲大莫刀剪兒女私情蕃踰風翔拊巡凫鹥格擊廣寒骨骲姑奶奶孤雲後宮華名混合物箕畚界部捷徑脊觳謹省季鷹魚據傲暌乖列稱臨逼立欽欽龍禁邏輯代數磨陀木奴猱獰内試搦朽磨鈍千裡同風青镂群生擾化塞上馬撒溲生力涉水靴十三弦收稅水恠說骖嵩呼貪幸佻身飛镞彎蛾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