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爾俸爾祿的意思、爾俸爾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爾俸爾祿的解釋

爾:你;俸、祿:薪水。你的俸祿。舊時指官吏的薪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爾俸爾祿”是一個具有曆史淵源和文化警示意義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與語法結構

“爾”為第二人稱代詞,意為“你”或“你們”;“俸”指古代官員的薪金,“祿”則包含俸給、食祿之意。四字連用構成并列短語,直譯為“你的俸祿,你的食祿”,強調俸祿的歸屬主體。

二、深層文化内涵

該成語源自古代吏治思想,暗含“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責任倫理。據《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記載,其核心思想在于警示為官者:所享俸祿源于民脂民膏,當以勤政廉潔作為回報,體現“權責對等”的傳統政治哲學。

三、曆史語境中的運用

宋代以降,該表述常出現于官箴訓誡中。如《戒石銘》銘文“爾俸爾祿,民膏民脂”被镌刻于州縣衙署,形成視覺化廉政警示。這種用法被《中國政治制度史》列為古代官僚體系道德約束的典型案例。

四、現代語義延伸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該成語超越具體官職範疇,引申為對職業倫理的普遍要求,強調任何崗位從業者都應恪守職業道德,實現權利與義務的平衡。此釋義在《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中列為二級擴展義項。

注:參考來源1為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2019版),參考來源2為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政治制度史》(2021修訂版),參考來源3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五版)。

網絡擴展解釋

“爾俸爾祿”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告誡官吏廉潔自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背景

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的《戒石文》(又名《頒令箴》),原文為: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意為:你們的俸祿都是百姓的血汗,百姓雖容易被欺壓,但天理不可違逆。
宋代時,宋太宗将這段話刻于石碑(稱“戒石銘”),立于州縣衙門前,成為官吏的警示。

三、使用場景與警示意義

  1. 告誡官吏:提醒官員俸祿源于民脂民膏,需廉潔奉公。
  2. 曆史應用:明清時期州縣衙門常引用此句,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3. 現代啟示:常用于強調公職人員的責任意識,呼應廉政理念。

四、相關成語

常與“民脂民膏”連用,例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進一步強化對官吏的警示。

總結

“爾俸爾祿”不僅是對官吏俸祿來源的客觀描述,更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官員道德責任的深層要求,具有曆史與文化的雙重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北面寶燈北宗标押表字兵工廠不假思索吃飯家夥抽梁換柱除過觸機便發從小大打弄二日本返防飛柱豐和更弦改轍骨化號諜禾雞合律核選紅參黃菌虎狼當路,不治狐狸混淆嘉笾簡孚嘂謼教誘家宴接風洗塵禁不住禁阃禁用救失踡屈懇慤戀惜裡門路規廟屏迷竅怒氣填胸群島岖嶔三合會埽愁帚傷命神龍失埶事寬即圓思莼鲈四禁讨飯銅牙利頽壓微博溫旨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