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森秀的意思、森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森秀的解釋

清秀;秀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槟榔》:“《林邑國記》曰:‘檳榔,樹高丈餘,皮似青桐,節如桂竹,下森秀無柯,頂端有葉。’” 宋 文天祥 《回锺叔玉》:“某昨承令嗣 子京 相過,眉目森秀,真可喜也。” 明 方孝孺 《答張廷壁》:“足下之詩,刻削森秀,為世俗異味,其辭信奇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名迹》:“樹木森秀,氣象閒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森秀”是一個漢語詞彙,由“森”和“秀”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其含義融合了兩個字的核心意象,主要用于形容自然景觀或人物風貌。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森:
    • 本義:形容樹木衆多而茂密的樣子。《說文解字》釋為“木多貌”,引申為繁密、幽深、肅穆之感。
    • 引申義:常用來形容山林深邃、氣象莊嚴或氛圍肅靜,如“森林”“森嚴”。
  2. 秀:
    • 本義:谷物抽穗開花。《說文解字》稱“禾吐華也”,後泛指植物生長茂盛而美觀。
    • 引申義:形容事物清麗、出衆、卓越,如“秀麗”“俊秀”,亦用于形容人的才華或儀表。

二、合成詞“森秀”的釋義

“森秀”結合了“森”的繁茂深邃與“秀”的清麗卓越,形成複合意象:

  1. 形容自然景觀:
    • 指山林、峰巒等既茂密蒼郁又清奇峻拔的樣貌。
    • 例:明代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描述黃山“峰巒森秀,石骨嶙峋”,強調山勢既密集又峻峭秀美。
  2. 形容人物風貌:
    • 形容人氣質端莊肅穆且清雅出衆,兼具威嚴與文雅。
    • 例:清代文人評王羲之書法“如森秀之竹,挺拔而含韻”,喻其風骨高潔又富有靈氣。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森秀:茂密而秀異。多形容山川、樹木或人的儀态。”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6卷,第112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森秀:〈書〉形容山林茂密而秀麗,也形容人端莊清秀。”

  3. 《辭源》(修訂本):

    “森秀:樹木繁茂,景色秀麗。引申為人物風儀峻拔清雅。”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1593頁。


四、文學與曆史用例

  1. 自然描寫:

    “天台山萬木森秀,雲氣蓊郁,實東南奇觀。” ——《宋史·地理志》

  2. 人物品評:

    “其人風神森秀,談吐若玉山照人。” ——清·袁枚《隨園詩話》


五、語義關聯與近義詞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4.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5. 徐霞客,《徐霞客遊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森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森”與“秀”組合而成:

組合後整體含義為“形容事物繁茂而美麗”,既可用于自然景觀,也可形容人的容貌氣質或藝術作品的清秀風格。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1. 自然描寫
    描述樹木繁茂、景色清幽,如《齊民要術》中“檳榔樹……下森秀無柯”,或清代筆記“樹木森秀,氣象閒遠”。

  2. 人物形容
    指容貌清秀或氣質優雅,如宋文天祥贊他人“眉目森秀”,明代方孝孺評詩作“刻削森秀”。

  3. 取名寓意
    用于人名時,寄托“生命力旺盛、才華出衆”的期許,如“森”象征成就輝煌,“秀”喻指出塵脫俗。


三、延伸對比

與近義詞“清秀”相比,“森秀”更強調繁茂與優美并存的特質,例如既可描述森林的蔥郁生機,也能體現詩文風格的精緻典雅。

(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取名分析,可參考、4、6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蚌漿北蕃扁鼻編廛表裘碧雲搏風車門晨烏襯字抽貫搊殺牀榻單間淡書名道客點指莋腳調用杜漸防微獨清貳部告馨宮丁貫膂歸真反璞賤位假形芥菜驚惑金銮殿決語巨豪軍所空光骙瞿蘭單例對麗娥靈幢嚨讻絡腮胡子謾與牛宿旗千生萬死棋博啟程情囚秋高人彘神荼設燕失張冒勢舒演聽便燑燑萬壑千岩翁甫蝸舍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