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金的意思、贡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金的解释

指进献铜。《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金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指向性的复合名词,由“贡”与“金”构成核心语义。《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臣民向君主进献的黄金或金属货币”,特指封建制度下地方政权、附属国向中央政权缴纳的贵金属财物。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贡”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本义指进献方物,《周礼·天官》记载“九贡”包含“金”类物资,印证该词最早与宗法制下的纳赋体系相关。《说文解字注》指出“金”在此语境中不仅指黄金,还包括青铜等贵金属,汉代“酎金律”即规定诸侯须以特定成色黄金作为祭祀贡品。

在制度史层面,贡金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经济义务,如《汉书·食货志》载各郡国岁贡黄金;又是政治象征,明清时期琉球、安南等藩属国的贡金行为被纳入朝贡礼仪体系,体现“天子受命于天”的统治合法性。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偶见于“文化贡金”“技术贡金”等比喻性表达,指代特定领域内的重要资源贡献。

网络扩展解释

“贡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指进献铜,尤其在青铜器时代具有特定历史背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贡金的字面含义为“进献金属”,但在古代多特指进献铜,而非黄金。这一用法可见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意为夏朝时期,九州官员进献铜料铸造象征国家权力的鼎。

  2. 历史与文献依据

    • 源自周代礼制,诸侯或地方向中央政权进贡铜料,用于铸造礼器、兵器等,体现政治臣服与经济义务。
    • 汉代“酎金”制度(诸侯献金助祭)虽名称相似,但“酎金”特指黄金,与“贡金”所指的铜不同。
  3. 词义演变
    部分现代解释(如查字典)将“贡金”泛化为“贡献金银财宝”,但根据权威古籍和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其核心含义仍以进献铜为主,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4. 发音与注音
    拼音:gòng jīn;注音:ㄍㄨㄥˋ ㄐㄧㄣ。

贡金是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体现,最初指向中央进献铜料,后衍生出象征臣服与支持的广义含义。研究时需注意文献中的具体指向,避免与“酎金”等类似概念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宾孟不可动摇唱针麤饘啖啖大收煞等齐电色调钟读死书梵相非想非非想处天汾丘分涂焚香膜拜跗萼伏尔加格勒桂琴黄泉之下假版胛骨骄视夹助记里鼓车津般惊恸军鬨军人剧屯开渎来效良畴榴莲曼语抹丢某某捏一把汗盘究漂冏贫孱俏倬青词请靓衢肆散篆撒星渗漏沈昧黍醴四时菜宿弊太皞韬世屉子颓纲晩红五沙纤影西华葛被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