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蒻席的意思、蒻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蒻席的解釋

蒲蒻做的席,其質細柔。《淮南子·主術訓》:“匡牀蒻席,非不寧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蒻席”是古代用蒲蒻(嫩蒲草)編織而成的細軟席子,常見于文獻記載和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蒻席由嫩蒲草(即“蒻”)制成,質地柔軟細膩,常用于鋪設床榻或坐具,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其名稱源于材料特性,“蒻”指蒲草的幼嫩部分,而“席”則為鋪墊用具。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主術訓》:“匡牀蒻席,非不寧也”,意為蒻席鋪在方正安適的床榻上,能帶來甯靜之感。此外,《說文解字》也提到“蒻,蒲子可以為平席”,進一步說明其制作原料和用途。

  3. 材料與工藝
    “蒻”特指香蒲的嫩莖,因其柔韌適合編織。據《楚辭·招魂》和《周書》記載,蒻席工藝精細,常與“纖蒻”“芐席”并稱,屬于古代高檔生活用品。

  4. 文化意象
    在詩詞中,蒻席常被賦予情感象征。如漢代張衡《同聲歌》寫道:“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以蒻席隱喻親密關系;近現代俞長源詩句“蒻席纏綿蔽匡床”亦延續了這一意象。

蒻席既是實用器物,也是文學中的文化符號。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淮南子》《說文解字》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蒻席》的意思

《蒻席》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指的是蒲草編制的席子。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常用蒲草編制成席子,以供休息或作為墊物使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蒻席》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巾”,其中“艹”是草字頭部首,“巾”是巾帼、巾頭的意思。這個詞一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蒻席》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這篇文章中。莊子在其中描述了一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叫做老聃的古代智者,曾經在蒲席上坐着,跟弟子們讨論人生哲學。

繁體

《蒻席》的繁體字為「蒻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蒻席》的寫法是有一些變化的,例如,《說文解字》中寫作「襦席」,字義仍然指的是蒲席。

例句

1. 他的家裡鋪滿了蒻席,給人一種自然舒適的感覺。

2. 傍晚時分,她坐在蒻席上安靜地香茗,享受着甯靜的時刻。

組詞

與《蒻席》相關的組詞有:蒲草、席子、編制。

近義詞

與《蒻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草席、草墊、蒲墊。

反義詞

與《蒻席》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席子作為對比,如竹席、木席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