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荊的意思、布荊的詳細解釋
布荊的解釋
(1).布裙荊钗,古代貧家女子的服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奁》:“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
(2).借指貧女。《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牀。風流天子渾閒事,不道龍漦已伏殃。”
詞語分解
- 布的解釋 布 ù 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種錢币。 宣告,對衆陳述:宣布。發布。布告。開誠布公(推誠相見,坦白無私)。 分散到各處:散布。遍布。星羅棋布。 流傳,散播
- 荊的解釋 荊 ī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時楚國别稱:荊州。荊璞(喻美質
網絡擴展解釋
“布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服飾與借代含義
-
字面解釋
指“布裙荊钗”,即古代貧寒女子所穿的粗布衣裙和荊條制成的發簪,象征簡樸的生活狀态。例如《桃花扇》中“布荊人,名自香”即用此意。
-
借代用法
引申為對貧家女子的代稱,如《東周列國志》中“布荊一旦薦匡牀”即以“布荊”指代身份卑微的女性。
二、植物學含義
布荊(學名:Vitex negundo var. negundo)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的灌木或小喬木,具有以下特征:
- 形态:掌狀複葉,小葉5片;花冠淡紫色,核果近球形。
- 分布:主要生長于中國長江以南及亞洲東南部,耐幹旱、瘠薄。
- 用途:根和樹幹可入藥,有止咳定喘、鎮靜退熱功效,亦可作觀賞植物。
補充說明
- 文學例句:如“裙布荊钗之婦”描述貧女形象,“遍布荊棘”中的“荊”則指荊棘植物,需注意區分。
- 注意:避免與“荊棘”(泛指帶刺灌木)混淆,二者在語義和用途上差異顯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布荊」是一個漢字詞語,也被稱為雙音詞,具有以下含義和特征:
意思:「布荊」指用荊條編織而成的布料。這種布料質地堅韌,常用于制作戶外器具,如帳篷、蓑衣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布荊」的部首是「聿」和「草」,分别表示書寫和植物,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布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常使用自然材料,如荊條等制作日常用品。因此,用荊條編織而成的布料被稱為「布荊」。
繁體:在繁體字中,「布荊」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即「布荊」。
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漢字的發展曆史悠久,「布荊」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對于「布荊」這個詞來說,沒有明确的古代漢字寫法與之對應。
例句:1. 我的祖先用「布荊」制作了一座堅固的草屋。
2. 那個帳篷是由「布荊」編織而成的,非常耐用。
組詞:與「布荊」相關的組詞有「布料」、「編織」等。
近義詞:與「布荊」近義的詞語有「荊布」、「竹簾」等。
反義詞:「布荊」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種特定材料的稱呼,難以找到相反的詞語。
希望這些信息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