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工尺的意思、工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工尺的解釋

[not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scale] 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也是樂譜上各個記音符號的總稱。符號各個時代不同,現在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詳細解釋

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各個音的總稱,也是樂譜上各個記音符號的總稱。符號各個時代不同,通用的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工尺是中國傳統音樂特有的記譜體系,其含義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工尺譜是以“工、尺”等特定漢字記錄音高的記譜形式,屬音位譜體系。《中國音樂辭典》載其核心譜字為“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對應固定音高(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二、曆史沿革 據楊蔭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考證,工尺譜雛形見于唐代燕樂半字譜,宋代形成完整體系,明清時期廣泛應用于戲曲、器樂領域(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三、譜字構成 《辭海》(第七版)解析其譜字包含三組音列:

  1. 基本音列:合(低音sol)、四(la)、一(si)、上(do)、尺(re)
  2. 擴展音列:工(mi)、凡(fa)、六(sol)
  3. 變化音:五(升fa)、乙(升do)(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

四、應用特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概論》指出,工尺譜在實際演奏中存在三大特征:

  1. 音高相對性(可隨樂器定調改變)
  2. 節奏提示符號(通過闆眼記號标注)
  3. 演奏技法标記(包含特殊裝飾音符號)(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五、現代價值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樂譜整理與研究”确認,現存的5.2萬冊工尺譜文獻覆蓋昆曲、古琴、西安鼓樂等28個非遺項目,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形态的重要實證材料(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2021)。

網絡擴展解釋

“工尺”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核心記譜符號系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工尺是古代樂律的調律方法,也是傳統音樂記譜符號的總稱,主要用于标注音高和演奏方法。在戲曲、器樂等民族音樂中廣泛應用,相當于西方五線譜的功能。

二、符號系統

  1. 基礎音階符號: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對應簡譜的5、6、7、1、2、3、4、5、6、7(高音)。
  2. 特殊發音:其中“尺”字在此語境中讀作chě,對應簡譜的“2”音。

三、應用與演變

四、延伸含義

在文學中,“工尺”可引申為處理事務的規範或步驟,體現傳統音樂與文化的深度關聯。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工尺譜的轉調規則或實際譜例,可參考《中國民族音樂概論》等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蘋本穑財擇參朝辭竈大古裡黨參丹葵凡母繁骛鳳女台分路工祝光朗朗觀寺滾翻豪賊厚土槐雞華燿堅固子角回腳蹤加溫井廬驚嘬嘬記憶力沮辱快攻樂湑兩晉連殳離方遯員犂子亂兒魯壁論籑曩賢甯觐竊訾青史清秀燃爆澀于言論賞愛傷疤上六聖系霜霏水竹書旨逃生子黈纩團書脫冠王大父先構香俏稀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