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母的意思、凡母的詳細解釋
凡母的解釋
庸常之母。指不愛丈夫前妻之子的繼母。 漢 劉向 《列女傳·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 魏王 令當死。慈母憂戚悲哀,帶圍減尺,朝夕勤勞,以救其罪。人有謂慈母曰:‘人不愛母至甚也,何為勤勞憂懼如此?’慈母曰:‘如妾親子,雖不愛妾,猶救其禍而除其害,獨於假子而不為,何以異於凡母?’”
詞語分解
- 凡的解釋 凡 á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指人世間(宗教或迷信的說法):凡塵。凡心。 所有的:凡年滿十八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凡是。 總共:全書凡二十八卷。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
- 母的解釋 母 ǔ 媽媽,娘:母親。母性。母系。慈母。母憂(稱母親去世)。 對女性長輩的稱呼:姑母。舅母。 雌性的,與“公”相對:母雞。 事物據以産生出來的:母國。母校。母音(元音)。 一套東西中間可以包含其他部
網絡擴展解釋
“凡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fán mǔ(注音:ㄈㄢˊ ㄇㄨˇ)
- 含義:指“庸常之母”,即對丈夫前妻之子缺乏關愛的繼母。該詞帶有貶義,強調繼母對非親生子女的冷漠态度。
出處與典故
出自漢代劉向《列女傳·魏芒慈母》:
魏國一位慈愛的繼母(芒慈母)為救丈夫前妻之子,日夜操勞。旁人問她為何如此盡心,她答道:“若我因非親生而漠視他,與‘凡母’有何區别?”通過對比,凸顯了“凡母”的自私與冷漠。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倫理讨論中,形容繼母對非親生子女的疏離态度。
-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可借喻對“缺乏責任感的養育者”的批評。
補充說明
- 近義詞:無明确記載,但可關聯“繼母不慈”等表述。
- 反義詞:如“慈母”“賢繼母”等,強調關愛非親生子女的品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列女傳》原文或漢典等權威古籍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凡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母親的一般、一般的母親”。它的拆分部首是“凡”和“母”,其中,“凡”的部首是一,而“母”的部首是毛。它的筆畫數分别是“五”和“五”。《凡母》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它的意思是一般母親的代稱,用來形容母親的普遍性和常态。它也是一個繁體字,一般來說在正式場合不常使用。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凡母》這個詞的基本含義并沒有改變。例如,在古文中,有時候會采用“凡目”和“母”分開寫的方式來表示相同的意思。以下是一個例句:“她是個心地善良、賢慧的凡母。” 在組詞方面,根據需要可以結合其他詞語,例如“凡母愛”、“凡母情”等。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普通母親”、“一般媽媽”等詞語來替代。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非凡母”、“特殊母親”等詞語來表示相反意義。以上就是關于《凡母》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