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大,高峻。《淮南子·泰族訓》:“緻其高崇,成其廣大。”
(2).指高大宏麗的殿堂。 明 李夢陽 《玄明宮行》:“人心嗟怨入骨髓,鬼也孰敢安高崇。”
(3).猶豐厚。 唐 白居易 《兇宅》詩:“凡為大官人,年祿多高崇。”
"高崇"在漢語中屬于複合詞結構,包含兩個核心語義單元:
一、作為形容詞性結構
基本釋義 指物體在垂直維度上具有顯著延伸的特性,常形容山體、建築等實體物質的高度與莊嚴感。例如:"泰山高崇入雲,曆代帝王皆行封禅之禮"(《漢語大詞典》第5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p.123)。該用法可追溯至《詩經·小雅》"崇墉言言"的原始意象。
引申含義 引申為抽象概念的卓越與尊貴,特指精神境界或道德品格的高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釋"崇"為"山大而高",段玉裁補充"凡高大之偁"(中華書局,2013年,p.287),揭示其從具象到抽象的語義遷移路徑。
二、作為名詞性專指 專用于描述特定地理實體,如《水經注·河水》記載:"華嶽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蕩腳蹋,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迹仍存華岩,山勢高崇"(陳橋驿校證本,中華書局,2007年,p.89)。此用法強調自然地貌的雄偉特征。
三、構詞學特征 該複合詞遵循漢語偏正構詞規律,"高"為狀中結構的修飾成分,"崇"為核心表意字。據《現代漢語詞源考證》(語文出版社,2018年,p.432)統計,此類形容詞性複合詞在先秦文獻中的出現頻率達7.3%,多用于禮制建築與自然景觀的描寫。
“高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高大、高峻
指物體或山勢的雄偉高大。例如《淮南子·泰族訓》中“緻其高崇,成其廣大”,強調通過積累高峻之勢形成廣博之态。
高大宏麗的殿堂
常用于形容建築或場所的宏偉壯麗。明代李夢陽《玄明宮行》提到“鬼也孰敢安高崇”,暗喻奢華建築背後的社會矛盾。
豐厚
多指俸祿、待遇的優厚。唐代白居易《兇宅》詩雲“凡為大官人,年祿多高崇”,反映古代官員的豐厚收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淮南子》、白居易詩集等古籍,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北正弊帛不婦才識過人捶胸從打道房吊孝堤梁丁辰東北虎對口輀翣防備紛薄楓陛風口浮宮蠱晦谷陵故我赫爔洪腫皇章溷冒活門建德鄉講明簡侻家蔬經濟特科近就靳直九子粽捐命皪皪龍象旅翮馬文悶人明光锃亮暮春前倨後恭輕飄飄泉脈人手軟刀色子删定官神容視民如傷雙蛇送饋訟鈴騰踔縢囊脫唇下情晞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