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暮春的意思、暮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暮春的解釋

[end of spring] 春天最後一段時間,指農曆三月

詳細解釋

春末,農曆三月。《逸周書·文傅》:“ 文王 受命之九年,時維暮春。”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 江 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鸎亂飛。”《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王慧詩》:“﹝ 王慧 ﹞《閨詞》雲:‘輕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閑庭待燕還。’” 楊朔 《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這兒卻可以聽見蟬、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蟲在得意地吟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暮春”是漢語中描述季節的詞彙,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暮”意為日暮或末期,“春”即春季,合指農曆三月前後的晚春時節。此時春季接近尾聲,氣溫回升明顯,南方多雨水,自然景象從繁花盛開轉向綠蔭漸濃。

二、文學與文化内涵

  1. 時間象征:常用于表達時光流逝的意境,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以及丘遲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莺亂飛”。
  2. 詩意畫面:古詩中常描繪“落花”“綠蔭”“蛙鳴”等典型意象,如宋代葉采《暮春即事》通過“瓦雀影動”“楊花入硯”暗指暮春。
  3. 農耕關聯:此時正值農耕繁忙期,部分詩詞會結合農事場景表現季節特點。

三、相關别稱與劃分

四、擴展應用

該詞也可比喻事物或人生的尾聲階段,如“暮春之年”形容晚年。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暮春》的意思

《暮春》指的是春天快要過去時的那段時間。這個詞用來描述春天快要結束,初夏即将到來的季節。

《暮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暮春》的拆分部首是日,筆畫數為13。

《暮春》的來源

《暮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早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春》便是一首很有名的詩歌,将暮春時節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緻。

《暮春》的繁體字

《暮春》的繁體字為「暮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暮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使用「暮春」這樣的形式。由于語言的演變,現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古代略有不同。

《頤堂頗暮春》的例句

頤堂頗暮春,芳草幾知閑。門外流莺啭,庭中新燕連。

相關詞語

- 組詞:暮春景色、暮春時光、暮春悠然 - 近義詞:興春、春末、初夏 - 反義詞:早春、立夏、盛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