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瓦罍的意思、瓦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瓦罍的解釋

古代陶制的盛酒禮器。小口,廣肩,深腹,圏足,有蓋和鼻。《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漢 鄭玄 注:“大罍,瓦罍。” 金 朱之才 《後薄薄酒》詩之二:“瓦罍石臼斟吾酒,脫粟藜羹皆可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瓦罍(wǎ léi)是古代陶制盛酒器具的專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詞源構成 該詞為複合詞,“瓦”指陶土燒制的器皿,《說文解字》釋“瓦”為“土器已燒之總名”;“罍”為象形字,《爾雅·釋器》載“罍,器也”,特指大型盛酒容器,青銅材質的稱“金罍”,陶制的則稱“瓦罍”。

二、器物特征

  1. 形制:廣口深腹,常飾繩紋或弦紋,口沿外翻便于封存,底部多設圈足。《詩經·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之載,說明其與青銅罍形制相仿而材質相異。
  2. 容量:《周禮·考工記》記載“罍容三斛”,按漢制換算約合60升,屬大型貯酒器。

三、文化意涵 作為禮器常出現于祭祀場合,《禮記·禮器》載“廟堂之上,罍尊在阼”,體現其在先秦禮儀中的重要地位。考古發現如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出土的陶罍,印證了夏商時期瓦罍的祭祀功能。

四、語用演變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日常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及考古學領域。但在方言留存方面,晉語部分地區仍保留“罍子”指代大陶罐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瓦罍”是古代一種陶制的盛酒禮器,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與形制特征
瓦罍為陶制酒器,主要用于祭祀或低規格場合,其典型特征為“小口、廣肩、深腹、圈足,帶蓋和提鼻”。與青銅或玉制酒器(如玉罍)相比,瓦罍因材質粗糙,被視為低檔器具。

2. 文化象征與比喻義
在成語中,“瓦罍”常與“玉罍”對比,象征粗劣低質的事物,如劣質産品、不合格工程等。例如《周禮·春官》提到“社壝用大罍”,鄭玄注“大罍即瓦罍”,說明其用于民間祭祀等非高規格場景。

3. 曆史文獻佐證

4. 材質與工藝
瓦罍屬“瓦器”,即陶土燒制,表面常刻雲雷紋,但工藝簡樸。而“罍”類器物中,山罍、金罍等因材質或紋飾更精美,多用于高階禮儀。

“瓦罍”兼具實用器物與文化符號的雙重屬性,既指代古代陶制酒器,亦衍生為質量低劣的隱喻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杯酒戈矛布衾不着家蟬佩晨參暮禮吃箇蝨子留隻腳從略道三不着兩大片大專生電吹風調開丁玲對枰多一半廢寝忘飧豐虛佛羅裡達半島富人岡仁波齊峰功耗構駕孤踝駭汗好夢不長互出揮毫洄潏回易搰拉湔拭家屬樓疥疠襟兄蹶仆阃郡悃曲蘭亭序類隔靈域磟碡虜役鳴岐鳳蟠木朽株汽機七姊妹辱井三翟神通力書券瑣連塌八四陶然天下第一關通易頭重腳輕忘年之好溫柔曉領析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