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醋母草的意思、醋母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醋母草的解釋

酢漿草的别名。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四六:“酸漿草,《本草》名酢漿草,一名醋母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醋母草是漢語中對一類具有酸味草本植物的民間俗稱,通常指代酢漿草科植物酢漿草(學名:Oxalis corniculata L.)或酸模屬植物。《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葉片含草酸,味酸如醋,故得名“醋母”。該植物在《中華本草》中被描述為多年生草本,莖匍匐,三出複葉,開黃色小花,廣泛分布于溫帶至熱帶地區。

其名稱淵源可追溯至古代食療文獻,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及“醋母草”為“酸模”别名,載其“莖葉酸滑,可調食味”。現代研究表明,該植物所含的有機酸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部分地區民間沿用其嫩葉作涼拌食材或外用敷治皮膚炎症。

網絡擴展解釋

“醋母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醋母草(拼音:cù mǔ cǎo)是酢漿草的别名。酢漿草是一種常見草本植物,因其莖葉含酸味而得名(“酢”通“醋”)。明代《農政全書》和《本草綱目》均記載了這一名稱的由來。

二、補充說明

  1. 植物特征
    酢漿草為多年生草本,葉片呈倒心形,開黃色小花,廣泛分布于溫帶至熱帶地區。其莖葉酸味明顯,民間常稱“酸漿草”或“醋母草”。

  2. 其他說法辨析

    • 有低權威資料稱“醋母草”為成語,比喻“嫉妒心強的人”,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網絡誤傳。
    • 部分網頁提到其屬于“荨麻科”,但酢漿草實際為酢漿草科植物,需注意甄别。

三、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酢漿草》亦有收錄,說明其命名具有曆史淵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酢漿草的藥用或植物學特性,建議參考權威中醫藥典籍或植物分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于現狀霸王條款本來恻憫稱嗟沉痼自若成習崇飲春官試出資敵等丁籍多藏厚亡放空炮飛鷹走狗幹親果茶浣雪麾斥壺漿渾噩賤骨子漿荇驕睨羁寒急流勇進樛結隽髦開口子廓通苦中作樂闌幹冷窗凍壁六渠鹵代烴偻指内睦僄輕琵琶蟲擗算遣詞前歌前腳後腳俏成俏敗怯怯秋序攘雞撒開散振閃石竦敬它門湯引髫齡帖妥童觀魏碑相機而行鹹京戲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