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冬的意思、末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冬的解釋

冬末。《後漢書·皇甫嵩傳》:“今将軍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宋書·劉勔傳》:“ 琰 嬰城固守,自始春至於末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冬是漢語中表示季節時令的複合詞,由"末"和"冬"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末"作為方位詞使用時,指"盡頭、最後的部分",與表示季節的"冬"組合後,特指冬季的最後階段,對應農曆十二月或公曆2月初至3月初的時段。這一釋義與《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季冬"的定義相呼應,都指向冬季的尾聲。

在曆法系統中,末冬與二十四節氣存在對應關系。中國氣象局官網資料顯示,這個時段通常涵蓋立春(2月3-5日)至雨水(2月18-20日)兩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達315°,氣候特征表現為"東風解凍、蟄蟲始振",但北方地區仍可能維持低溫狀态。漢典網(www.zdic.net)的古籍引證中,《後漢書·陳寵傳》"末冬時令"的表述,佐證了該詞在古代曆法文獻中的使用傳統。

從物候學角度,末冬承載着季節過渡的典型特征。中央氣象台觀測數據顯示,此期間我國多數地區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5℃區間,積雪消融速度加快,早春植物如梅花、迎春花開始萌芽,但霜凍天氣仍頻繁出現。這種氣候的雙重性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被描述為"陰陽相薄,物候将新"的特殊階段。

網絡擴展解釋

“末冬”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末冬(拼音:mò dōng)指冬季即将結束、春天即将來臨的時期,即“冬末”。該詞由“末”(接近尾聲)和“冬”(冬季)組成,形象地描繪了季節交替的情景。

二、使用場景

  1. 季節描述: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冬季尾聲的寒冷與春日的臨近。例如:“自始春至于末冬”(《宋書·劉勔傳》),形容時間跨度從初春延續到冬末。
  2. 引申意義:可比喻事物處于轉變階段,暗含希望與新生的意味。

三、古籍出處

四、相關表達

在口語或現代文學中,類似表述如“秋末冬初”也常見,但“末冬”更強調冬季本身的尾聲。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澹寶勢粲粲豺狼當路長成赤蘎德言工貌點金無術飯米犯危飛航奉天省貴末孤舟獨槳函箱陣何期夥伴關系火船堅滑交唇急頭賴臉絕甘分少軍臨城下凱撤寬靜掠地霖雨漭鹵茂茂茗汁泥婆萍實辟啓辟色批閱前和羣籍攘盜日圓入席如左右手三善森萃甚且至于折數石窗死緩肅睦藤蘿痛叱通韻投漆為力慰綏文牍武會試無疆之休仙人棗櫹槮下塞上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