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直、嚴厲。《史記·汲鄭列傳》:“ 黯 時與 湯 論議, 湯 辯常在文深小苛, 黯 伉厲守高不能屈。”《三國志·魏志·韓崔高孫王傳評》:“ 孫禮 剛斷伉厲。” 明 歸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為本》:“或者曰:‘正直近于伉厲,容有激天下之變。’是固有之。然刓方為圓以規世好,君子終不避伉厲之譏而出于此也。”
“伉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伉”與“厲”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伉”本義為高大剛直,引申為剛強、對等之義;“厲”則指嚴肅、猛烈、激勵。二者組合後,“伉厲”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剛直嚴正的性格特質
形容人性格剛強不屈、态度嚴肅端正,如《後漢書·張衡傳》中“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内自省而俟命兮,固曰聖人之所厚”的剛毅風骨,可視為“伉厲”精神的體現。
雄健有力的文風或氣勢
在文學批評領域,“伉厲”指文辭剛健激昂的風格,例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評述戰國策士之文“其辭伉厲,其氣飛揚”,即強調其語言雄辯有力的特征。
詞義溯源:
現代應用:該詞多用于形容人物品格或藝術風格,如“先生為人伉厲,不苟言笑”(引自《二十世紀文人劄記》),其使用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伉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kàng lì,其核心含義為剛直且嚴厲,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處事态度。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指性格剛強正直,态度嚴肅嚴厲,常帶有不妥協、堅守原則的意味。例如《史記·汲鄭列傳》提到汲黯與張湯辯論時,形容汲黯“伉厲守高不能屈”,強調其剛直不屈的品格()。
延伸語境
古籍用例
現代引申
可用于描述堅守原則、不趨炎附勢的人物形象,如:“他為人伉厲,面對權勢亦不折腰。”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文獻(來源:)。
阿法安節碧草補置虿芥纏染春陰初宵單幹戶刀葉達窮電遊東差西誤惡語相加翻一番高瞭過遣悍室壑谷恒數和氣緻祥懷寵化學元素诘詢緊綳綳咎谪絶吭觼軜巨鹿之戰巨蟹座拘押所攔網緑鬓紅顔連纏厲度碼垛渺緜疲憊不堪評骘虬箭球露錦七夕取便人地殺損射戟身體力行詩禍水蘋水遊搠包兒速度滑冰天雨粟提名停辍問鼎輕重握鉛抱椠仙人橋夏娃攜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