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本《西京雜記》卷三:“ 揚子雲 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絶域四方之語。”鉛,鉛粉;椠,木簡。皆書寫用具。後遂以“握鉛抱槧”為勤于寫作、校勘的典故。 清 馮桂芬 《蘇州試院記》:“ 同治 初元……勘定 蘇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鎮 、 湖 、 嘉 諸郡縣,千裡敉安,握鉛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鹹歸裡。”亦省作“ 握槧 ”、“ 握鉛 ”。 清 曾國藩 《孫芝房侍講<刍論>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齒髮固已衰矣。”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它日殘喘稍蘇,校刻先人遺書畢,當再鼓握鉛之氣。”
“握鉛抱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該成語字面指“手握鉛粉、懷抱木簡”,原指隨身攜帶書寫工具,後引申為勤于寫作、校勘或治學的态度。
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追求財物權勢”,實為訛傳。該成語本義與治學相關,不含貶義。
《握鉛抱椠》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緊握鉛椠,比喻非常擔心或憂慮。
拆分部首和筆畫:
握(手,扌手部):4畫
鉛(金,钅金部):14畫
抱(手,扌手部):8畫
椠(木,木木部):11畫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軍椠車,軍隊行軍時擡此車,兵士則緊握鉛椠以示警戒。後來,這個動作的含義逐漸引申為緊握鉛椠,表示非常擔心或憂慮。
繁體:
《握鉛抱椠》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和現代漢字相同。
例句:
他考試前一晚握鉛抱椠,擔心自己會考不好。
組詞:
握手、鉛筆、抱怨、椠鉗等。
近義詞:
擔心、憂慮、焦慮。
反義詞:
放松、安心、寬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