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耢。平整土地的農具。 元 王祯 《農書》卷二:“今人呼耙曰‘渠疏’,勞曰‘蓋磨’,皆因其用以名之,所以散墢去芟,平土壤也。”
“蓋磨”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
指古代農具“耢(lào)”,用于平整土地、碎土保墒。元朝王祯《農書》記載:“今人呼耙曰‘渠疏’,勞曰‘蓋磨’。”
功能與用途
通過覆蓋、拖拽等方式疏松土壤,去除雜草,使田地更平整,便于播種。常與耙(渠疏)配合使用,屬于傳統農耕工具。
引申含義
指“将磨盤蓋在井口”,比喻做事方法錯誤,導緻無法達成目标。例如形容學習或工作方式不當而陷入困境。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表達,強調因策略失誤導緻的失敗,如:“他這樣蓋磨式地處理問題,結果事倍功半。”
《蓋磨》是一個漢語詞組,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被敷蓋或覆蓋住。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房屋屋頂上的瓦片被敷蓋住,或者用于形容某人的臉被遮擋住。
《蓋磨》包含兩個字,分别是“蓋”和“磨”。
“蓋”的部首是“皿”,總共拆分出4個筆畫。
“磨”的部首是“石”,總共拆分出11個筆畫。
《蓋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古代的《莊子》一書中有一句話:“乾義古者,穀屋蓋磨。所以蓋蓋,所以磨磨也。”這句話中使用了“蓋磨”來描述屋頂上被蓋住的磨盤。
《蓋磨》的繁體字為「蓋磨」。
在古代漢字中,蓋的寫法有時會加上頂部的“冖”部分,例如「㐮」。磨的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常見的「磨」字有所區别,例如「麿」。
1. 屋頂上的瓦片蓋磨得整整齊齊。
2. 他戴着帽子,臉蓋磨地看不清楚。
1. 蓋棺定論
2. 蓋帽子
3. 磨刀霍霍
4. 磨牙咯咯
覆蓋、遮擋、掩蓋、包裹
揭開、暴露、露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