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錢。《宋史·五行志五》:“ 金 人運麥於 淮 北岸易南岸銅鏹,鬥錢八千。”
銅镪是中國古代對銅質貨币的特定稱謂,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基本定義 銅镪是由"銅"與"镪"組成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镪,錢貫。古稱成串的錢"。該詞特指以青銅鑄造的方孔圓形錢币,即通寶、制錢等古代流通貨币。
二、字義分解 • 銅:指鑄造錢币的主要金屬材料,《說文解字》釋為"赤金也",青銅在古代長期作為鑄币标準材質。 • 镪:從"金"從"強",既表金屬屬性,又含"串連"之意,《康熙字典》注"镪謂錢貫",強調其作為貨币單位的串聯特征。
三、引證解釋 明代小說《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六回有"家中銅镪滿倉"的表述,印證該詞在明清文獻中多用于描述財富積累狀态。清代《陔餘叢考》更明确指出"古時錢謂之镪"。
四、相關知識延伸
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版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1958年影印本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版 趙翼《陔餘叢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版 彭信威《中國貨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 李焘《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華書局2004版
以下是關于“銅镪”的詳細解釋:
如果需要進一步驗證或補充,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宋史》等權威資料。
阿意順旨頒付北皿便疾邊需颩抹敝俗镵石吃官司寵顧籌維貙貍翠滑登臨鬥辭多曆年稔多曾服度概愆耿結古勁鴻渞胡打嚷架式荊布經途迥陌開通科醮空旨隸配亂嗣貿亂冥冥之志木笏鳥箭牛骥共牢努臂炮船迫隘喬張緻窮達求仲鵲子三弄傷時閃跳挻埴手藝水田統手土腔頑樸韋脂文圃握拳鮮美銜觞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