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志;高尚的胸懷。 南朝 梁 荀濟 《贈陰梁州》詩:“徒然懷伏劍,終無報國士。高懷不可忘,劍意何能已。” 唐 杜甫 《贈鄭十八贲》詩:“高懷見物理,識者安肯哂。” 清 李漁 《蜃中樓·耳蔔》:“咄咄晨昏,歎高懷莫副。”
高懷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超越世俗、豁達開闊的精神境界,多用于形容文人雅士的胸襟氣度。
典籍例證:
蘇轼《次韻孫莘老鬥野亭寄子由》:“高懷澹無欲,清宴坐終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371頁)
強調道德層面的崇高品格,如淡泊名利、堅守節操等特質。
典籍例證:
陸遊《幽居》:“高懷元在羲皇上,俗眼何如冰雪顔。”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371頁)
參考資料說明:
本文釋義及例證均引自權威工具書《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具體條目詳見第12卷第1371頁。因版權限制無法提供線上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物查閱原始文獻。
“高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大志或高尚的胸懷,常見于古典詩文和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高懷”不僅是對志向的概括,更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其使用多見于詠懷、贈答類詩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情感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注釋。
剝豬猡拔奇八王之亂貶家鼻牛脖梗子慚惶承總赤岬重午脣喙黜升辭禍多謀善斷翻白法權風雷之變幹粉割愛還降攉銅疆事椒實屐齒階級矛盾記憐醂柹剌塌醉連杯靈龜靈淑臨時工離女碖碅緑罽眠眩腼顔事仇内困女曲擗栗撬棒七拱八翹輕安起旗曲媚燃糠自照麝香山侍視石潭俟伏斤素姓歎悲攤扣探使田部吏調笑亭菊通泰頭子錢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