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齡球運動的意思、保齡球運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齡球運動的解釋

在室内平滑的木闆球道上滾球撞擊木柱的一種運動。球道運用硬木鋪成,長4572米,寬115米。球用硬膠木制成,直徑216厘米,重不超過7264千克。球道終端置十個木瓶柱,擺成三角形,比賽者在起點線上輪流滾球撞擊木瓶柱,每人滾二球為一輪,十輪為一局,擊倒一根木柱得一分,得分多者為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保齡球運動是以手持專用球具在球道上擊倒球瓶為目标的室内競技體育活動,其名稱源于英文"bowling"的音譯。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保齡"二字既保留了原詞發音,又蘊含"保持年齡活力"的引申義,體現該運動強身健體的功能特性。

這項運動的核心器材包含三個組成部分:①采用聚酯或活性樹脂制成的球體,标準重量區間為6-16磅,表面鑽有三個指孔;②由39塊楓木條拼接而成的球道,國際标準長度為18.29米(含助走區);③呈正三角形排列的10個瓶狀木制靶标,每個球瓶高38.1厘米、重約1.4公斤(中國保齡球協會器材标準)。

從運動規則維度分析,每局包含10輪較量,運動員每輪可投擲兩次(擊倒全部球瓶的"全中"情況除外),通過累計擊倒球瓶數量決勝負。專業賽事采用國際保齡球聯合會(IBF)制定的計分系統,其中連續全中可觸發獎勵分數機制,例如三次連續全中(即"火雞"得分)可額外增加30分(國際保齡球競賽規則2023版)。

曆史源流方面,考古學家在埃及古墓中發現距今5200年的類似運動器具,現代保齡球規則成型于19世紀英國。該項運動于1925年經上海僑民引入中國,1985年成立的國家級管理機構——中國保齡球協會,标志着其正式納入國家體育體系(《中國體育通史》第12卷)。

網絡擴展解釋

保齡球運動是一種在木闆球道上用球滾擊木瓶的室内體育運動,其核心内容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保齡球又稱“地滾球”,源于古代歐洲的九柱戲,現代形式起源于德國(公元3-4世紀),後流行于歐洲、美洲及亞洲等地。比賽通過抽籤決定道次和投球順序,以擊倒球瓶數量計分,得分高者獲勝。

二、規則與玩法

  1. 基本規則

    • 每局分為10輪,每輪可投球2次;若第一次投球擊倒全部10個木瓶(全中),則本輪結束。
    • 球道長4.572米、寬1.15米,終端放置三角形排列的10個木瓶。
    • 球重不超過7.264千克,直徑21.6厘米,由硬膠木制成。
  2. 計分方式

    • 擊倒1個木瓶得1分,全中可額外加後續兩次投球得分,補中(第二次投球擊倒剩餘木瓶)則加下一次投球得分。

三、運動特點

四、文化意義

該運動在漢語中也被用作成語,比喻“事物進展順利、達到預期效果”,但實際運動中更注重競技性與策略性。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指導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薆薱欛柄貏豸搏颡操心坼副大路椎輪豆蔻讀書筆記放松分北風威分合膚寸而合富大高而富球根根固固光盤過門漢之季黃牛灘魂床踦戶鲸鼓金麥酒胾聚財巨型開初克讓克諧裈褲林海鑪椎履冰賣大炕密遊牌手皮笠欠事祇園精舍勸業诎人日省月課傷疤折帶皴深隍守一死君素色塌翼跳坑髫小團茶退渾衛兵危境陷覆小雁塔黠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