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able to succeed] 能夠成功。克,能。諧,和諧,有圓滿、順利的意思
克諧。——《資治通鑒》
(1).能和諧。《書·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既而兩心克諧,情好彌切。”
(2).能協同。《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備 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
“克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結合經典文獻用例:
字詞分解
經典出處
近義表達
用法特點
該詞強調通過能力達成和諧圓滿的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成功”“協同”或“調和”的側重點。
克諧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相克且和諧相處。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克”和“諧”。
克的部首是兒,諧的部首是讠。克共有六筆,諧共有十三筆。
克諧這個詞來源于《左傳》中的一句話:“功成不擇驕母,智勝無選擇敵。”在這句話中,克諧的意思是兩種相反的事物能夠互相制約,達到平衡。
克諧的繁體字為「克諧」。
在古代,克諧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克的舊字形為“兀攵”,而諧的舊字形是“詧”。
1. 在這個公司,上下級之間克諧相處,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2. 他們兩個性格完全相反,卻能夠克諧共事,取得了很好的合作成果。
1. 克己:克己是一個成語,意為克制自己的欲望。
2. 和諧:和諧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關系融洽、協調一緻的狀态。
相克
相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