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桐的意思、撫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桐的解釋

彈琴。古琴多以桐木制成,故雲。桐代指琴。 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上:“少年曰:‘家君久仰先生精于撫桐,適有佳客亦嗜此。’”參見“ 焦尾琴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撫桐"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字面本義與核心動作

    • 撫:意為用手輕輕觸摸、撫摸、安撫或撥弄。引申為彈奏(樂器)。
    • 桐:特指梧桐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梧桐樹(尤其是其木材)被視為制作古琴(七弦琴)的上佳材料,故“桐”常作為古琴的代稱。
    • 合義:因此,“撫桐”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撫摸梧桐樹或彈奏古琴。後者是其更常見、更具文化内涵的用法。
  2. 深層文化意蘊與象征

    • 高雅情操的象征:古琴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修身養性、寄托情懷的重要載體。撫琴(撫桐)被視為一種高雅、脫俗的行為,象征着文人雅士的修養、志趣和品格。《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有“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之句,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梧桐是制琴良材。
    • 情感寄托的媒介:古人常借琴聲抒發内心情感,無論是閑適、孤寂、憂思還是壯志豪情。“撫桐”成為文人表達心緒、尋求知音或自我排遣的一種方式。李白《贈崔秋浦三首》中“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雖未直接寫“撫桐”,但意境相通,體現了琴與心意的交融。
    • 自然與人文的融合:梧桐樹本身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如“鳳栖梧桐”象征祥瑞與高潔)。撫摸梧桐樹的行為,也常帶有親近自然、感物抒懷的意味。《莊子·秋水》有“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的記載,奠定了梧桐高潔的文化意象。
    • 時光流逝與懷舊的意象:梧桐葉落常引發對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撫桐”有時也隱含追憶往昔、感懷歲月的意味。白居易《夜琴》中“蜀桐木性實,楚絲音韻清”雖寫琴材,但其清幽之音常伴幽思。

“撫桐”一詞,字面指撫摸梧桐樹或彈奏古琴,但其精髓在于它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内涵。它是中國文人高雅情趣、情感寄托、精神追求以及對自然感悟的集中體現,象征着一種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傳承。《漢語大詞典》對“撫”的解釋包含“撫弄,彈奏”,對“桐”的解釋明确提及“古琴多以桐木制成,因亦以指琴”。

網絡擴展解釋

“撫桐”是一個古典文學中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彈奏古琴。古琴多以桐木制作,因此用“桐”代指琴。該詞常見于古代詩詞或文獻,例如清代錢學綸《語新》記載:“少年曰:‘家君久仰先生精于撫桐,適有佳客亦嗜此。’”()

  2. 詞源與用法

    • “撫”:原意為“輕按”,引申為彈奏動作;
    • “桐”:因古琴材質多選用桐木(如泡桐、梧桐),故以“桐”代指琴身或琴本身。
      例如宋代陸遊詩句“時撫桐孫一再行”,即以“撫桐”描述彈琴場景()。
  3. 文化關聯
    古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高雅情操,“撫桐”常與文人雅士的形象關聯。此外,“焦尾琴”(東漢蔡邕以燒焦桐木制琴的典故)也與“桐”的指代相關()。

  4. 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主要用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藝術語境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敗國喪家本将鼈蓋車殘燈骖禦逞興出師表倒持手闆大長日子地公垛募反哺之私奉齋浮世幹叩歸輸滾刀固窮姑蘇台航船酣洽橫列混交林琥珀拾芥借貣糾曲蠲烝聚麀空勤曠世無匹寬釋樂名龍竹毛羽零落謎語謀懽乜嘢驽牛撇波貧人蒲衣晴翠輕躁楸棋軀骨苒袅容栉三尺之孤啬黍似水流年隨風倒檀公策通牽同文館瓦器蚌盤涴漫踒閃無盡響合下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