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琥珀拾芥的意思、琥珀拾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琥珀拾芥的解釋

芥:小草,引申為輕微纖細的東西。琥珀摩擦後生電,能吸引細小的東西。比喻互相感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琥珀拾芥”是漢語中描述靜電吸附現象的經典成語,源自古代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科學認知。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闡釋:

一、詞源考據

該成語最早見于東漢王充《論衡·亂龍篇》記載:“頓牟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其中“頓牟”即指琥珀。《淮南子·墬形訓》高誘注亦載:“(玳瑁)翕之,可以引芥。”印證古人已發現琥珀經摩擦後吸附輕小物體的特性。

二、科學原理

從物理學角度解析,琥珀屬絕緣體,經摩擦後産生靜電荷,形成電場力吸附草芥等輕小導電體。這種“摩擦起電”現象後被收錄于《普通物理學》教材,成為靜電學研究的早期實證案例。

三、語義延伸

《漢語大詞典》釋義其引申義為“同類事物互相感應”,如《三國志·吳書·虞翻傳》裴松之注引《虞翻别傳》雲:“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強調事物間本質屬性的契合。現代語義更擴展至形容志趣相投者相互吸引的人際關系。

四、文化影響

該成語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列為“中國古代十大物理發現”之一,其記載比歐洲同類發現早約1600年,印證中國古代科技觀察能力。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琥珀雕件中,亦有工匠通過靜電測試鑒别天然琥珀的實踐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琥珀拾芥”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背景

  1. 《論衡·亂龍》(東漢·王充):
    原文提到“頓牟掇芥,磁石引針”,其中“頓牟”即琥珀,與磁石吸鐵類比,說明異類相感的現象。
  2. 《周易·乾》:
    唐·孔穎達在注解中引用“磁石引針,琥珀拾芥”,進一步闡釋同類相求、異類相感的哲學思想。

三、科學原理與延伸

四、用法與相關詞

五、權威性說明

主要參考《論衡》《周易》等典籍及百科釋義(來源:搜狗百科、百度文庫等),低權威網頁内容已過濾。若需擴展,可查閱《論衡》原文或相關語言學論著。

别人正在浏覽...

辨嘗标峻勃勃柴棍巉刻禅門晨旦酬待搊趣出價處堂燕雀賜巧翠蕩瑤翻澹泊寡欲登平鬥雞戲短屏奪彩二王廟販人法子棼亂拂曙割線管張砉劃回帆鼓賤屯賤易矜愎憬集禁寺搢挺酒米圓開炮磕頭碰腦蠟面茶立家淩殄露書滿帆妙璞滅殺摩勒南僞擗約旗識戚族驅傩認得撒子哨聲慎初生勢歲報填還推手橐甲束兵瞎來來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