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柔貌。 唐 溫庭筠 《嘲春風》詩:“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苒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ǎn niǎo,主要用于形容輕柔、婉轉的動态或形态,具體解釋如下:
指物體(如煙霧、氣體、輕風等)輕盈缭繞、柔和飄動的樣子,帶有視覺上的美感。例如形容煙霧升騰時細長綿延的狀态。
出自唐代詩人溫庭筠的《嘲春風》:“苒嫋轉鸾旗,萎蕤吹雉葆。” 此處描寫春風輕柔地吹動旗幟和雉羽裝飾,突出其婉轉的動态。
總結來說,“苒袅”是一個富有古典韻味的詞彙,常用于描繪自然或動态中的柔美景象,適合文學創作或詩意表達。
《苒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種纖細、柔和、輕盈的狀态或動作,如煙霧般細膩飄逸。
《苒袅》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衣”,構成部分的筆畫分别為3畫和10畫。
《苒袅》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蒹葭》一詩中,形容了蒲草纖細、柔軟的形态,後逐漸引申為形容其他物體或動作的輕盈、緩慢等狀态。
《苒袅》的繁體字為「攘擾」。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苒的形狀與現代字體略有不同,袅則以類似現代字體的形狀來書寫。
1. 遠處的山巒在輕輕的霧氣中苒袅着,如夢似幻。
2. 她端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支香煙,緩緩地吹出的煙圈苒袅飄散。
3. 河水流過平原,微風吹拂着蘆葦,蘆葦的小尖尖在風中苒袅搖曳。
苒麗、飄苒、輕苒、袅娜、袅娟、纖袅
曼妙、輕盈、細膩、柔軟
粗糙、笨重、僵硬、粗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