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啬黍的意思、啬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啬黍的解釋

收獲的黍稷。《儀禮·少牢饋食禮》:“宰夫以籩受嗇黍,主人嘗之,納諸内。” 鄭玄 注:“收斂曰嗇。明豐年乃有黍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啬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文獻和字義綜合理解:

  1. 基本釋義
    根據《儀禮·少牢饋食禮》的記載,“啬黍”指收獲的黍稷(黍稷是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這裡的“啬”通“穑”,意為“收割、收斂”,而非現代常用的“吝啬”義。

  2. 文獻出處
    典籍中明确提到:“宰夫以籩受啬黍,主人嘗之,納諸内。”(《儀禮·少牢饋食禮》)鄭玄注:“收斂曰啬,明豐年乃有黍稷也。”說明“啬黍”與農事豐收相關。

  3. 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啬黍”引申為形容吝啬財富的成語,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啬”字現代義的誤推。建議以經典文獻中的本義為準。

  4. 相關拓展

    • “啬”在古漢語中多指農事,《說文解字》釋為“愛濇(穑)也”,即重視稼穑。
    • “黍”是黃米,先秦時期常用于祭祀,如《詩經》中“彼黍離離”等。

該詞本義指農作收獲,強調糧食的珍貴,而非描述人的性格。若需引用成語表達吝啬,更建議使用“一毛不拔”等明确典故。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啬黍

啬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構成。在《康熙字典》中,啬黍被解釋為吝啬、小氣、吝啬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分愛財,不舍得花費或與人分享財富。

啬黍的拆分部首是3個部首,分别是口(嘴)、貝(貝殼)和禾(稻谷)。

根據《康熙字典》,啬黍的總筆畫數是12畫。其中,啬字有7畫,黍字有5畫。

啬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字形和含義都跟古老的文化有關。

根據古代繁體字的寫法,啬黍的形狀稍有不同。啬字的古代繁體寫法為愬,黍字的古代繁體寫法為菽。

以下是關于啬黍的例句:

1. 他十分啬黍,舍不得給别人買禮物。

2. 兒子太啬黍了,進了飯店點了菜卻隻吃了一點點。

3. 這個老闆很啬黍,不願給員工加薪。

一些和啬黍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吝啬:形容小氣、手頭緊的。

2. 守財奴:指過分舍不得花錢的人。

3. 吝啬鬼:形容極其小氣、不舍得花錢的人。

而一些與啬黍相對的反義詞有:

1. 慷慨:形容豪爽、大方。

2. 消費:指花錢購買商品服務。

3. 分享:指與他人分享財富、喜悅等。

綜上所述,啬黍是一個形容吝啬、小氣的詞語。它有着古老的來源和豐富的文化内涵。使用啬黍這個詞可以形容一個人在金錢或資源方面表現出過分的保守與吝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