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姑胥臺 ”。台名。在 姑蘇山 上,相傳為 吳王 夫差 所築。《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築 姑蘇之臺 ,七年不成。” 孫诒讓 間诂:“按《國語》以築 姑蘇 為 夫差 事,與此書正合……《越絶》以 姑蘇 為 闔閭 所築,疑誤。” 漢 袁康 《越絕書·外記傳吳地傳》:“ 胥門 外有九曲路, 闔閭 造以遊 姑胥之臺 ,以望 太湖 。” 元 薩都剌 《登姑蘇台》詩之二:“ 姑蘇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鴉無限悲。” 清 孫枝蔚 《姑蘇台》詩:“ 姑蘇臺 上春可憐, 姑蘇臺 下草芊芊。”
姑蘇台是古代吳國的一處著名建築,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姑蘇台又名姑胥台,位于蘇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蘇山上(今靈岩山)。相傳始建于吳王阖闾(公元前505年),後由吳王夫差續建,曆時五年完工,主要用于享樂和宴飲。
部分文獻如《越絕書》認為姑蘇台為阖闾始建,而《墨子》等則歸為夫差所築,存在記載差異。
姑蘇台在後世文學中成為曆史興衰的象征,如元代薩都剌詩句“姑蘇臺上一尊酒,落日昏鴉無限悲”。
現存遺址位于蘇州靈岩山,是研究吳越文化的重要遺迹。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越絕書》《吳地記》等曆史文獻。
《姑蘇台》是一個常見的地名,指的是位于中國江蘇蘇州市内的一座古代台地。這個地名出現在許多文學作品中,也成為了蘇州的代稱。
《姑蘇台》的部首是女,總筆畫數為8。
“姑蘇”一詞源于古代的一個稱呼,意為“祖母蘇州”,寓意着蘇州作為大家庭的中心和祖籍之地。
“台”字表示高地、台地的意思,代表着姑蘇台地的特點。
《姑蘇臺》是《姑蘇台》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形體演變過程中,姑蘇台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
1. 江南風景如畫,尤其是姑蘇台,令人陶醉。
2. 我一直向往着漫步在姑蘇台上,感受着曆史的沉澱。
姑蘇書院、姑蘇之地、台地景觀
蘇州台、吳中台
平原、低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