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審度的意思、審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審度的解釋

[observe and judge] 認真察看并估量

作戰前要先審度時勢

詳細解釋

審定長度标準。《漢書·律曆志上》:“今廣延群儒,博謀講道,修明舊典,同律,審度,嘉量,平衡,鈞權,正準,直繩,立于五則,備數和聲,以利兆民,貞天下於一,同海内之歸。”

(1).估量;揣度。 唐 趙璘 《因話錄》卷六:“其人乘小馬,至門審度,馬調道端,下鞭而進。”《紅樓夢》第四九回:“今日 湘雲 如此説了, 寶釵 又如此答,再審度 黛玉 聲色,亦不似往日,果然與 寶釵 之説相符。”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十一:“他因為時間還沒有到,便也慢着腳步在馬路旁走着,一邊心裡審度今天的情形。”

(2).指審查考慮。《宋史·度宗紀》:“前 四川 宣撫司參議官 張夢發 詣 賈似道 上書陳危急三策…… 賈似道 不以上聞,下 京湖 制司審度可否,事竟不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審度(shěn duó)是漢語中的動詞,指通過仔細考察和分析,對事物進行衡量、判斷或評估。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層次:

  1. 考察與衡量

    指對事物的性質、狀況或發展趨勢進行周密的觀察和推敲,強調全面審視細節。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為“仔細考察并估量”。

  2. 判斷與決策

    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結論或作出決定,常涉及對利弊、時機、方法的綜合考量。《漢語大詞典》指出其包含“詳查并裁定”之義,如《禮記·中庸》“審問之,慎思之”的“審”即含此意。

  3. 詞源與結構

    “審”本義為詳查、明辨(《說文解字》:“審,悉也”);“度”指計量、推測(《廣雅》:“度,測也”)。二字組合強化了“通過精密思考得出結論”的過程。

典型用法示例: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審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權威來源(如漢典、查字典等)的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審定标準(原始義)
    最早指“審定長度标準”,如《漢書·律曆志》中記載的“同律、審度、嘉量”。後引申為對事物标準的嚴格核定。

  2. 估量與揣度(常用義)
    指通過觀察和思考對事物進行推測,例如:“作戰前需審度時勢”。唐代趙璘《因話錄》中也有“審度馬調道端”的描述。

  3. 審查與評判(引申義)
    側重對事物好壞、真僞的評判,如《宋史》提到“下京湖制司審度可否”,即審查可行性。


用法與例句


“審度”既可用于具體事務的審查(如标準核定),也可用于抽象判斷(如形勢評估)。其核心在于“細緻觀察+理性分析”的過程。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或權威解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折不摧編外嘲排撐門戶辭辯打撲颠蹙帝牛兌獎頓築法令放謌飛靈風露撫輯趕閑幹休功過孤銳鶴嘴瓶淮南子鳇糟互詞會氣互相嘉答簡闆見牆見羹焦冥假相國急痛攻心酒後無德寬赦冷蔑亮堂堂柳鬟亂套落磊馬蠸面谀背毀嶷爾凝妝逆運算疲陋敲邊鼓蜻虰清脩璆琳三點檢啬年神母夜號謄繕鐵闆釘釘鐵朱萬感夏槁香油馃子仙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