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儉恭的意思、儉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儉恭的解釋

儉約恭敬。 宋 陳亮 《祭徐子宜父文》:“孝友慈恕,儉恭和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儉恭”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儉”和“恭”二字組合而成,主要形容人兼具節儉與恭敬的品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儉”指節儉、不奢侈,“恭”指恭敬、謙虛。合起來表示一個人既注重生活簡樸,又保持謙遜有禮的态度。

  2.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陳亮的《祭徐子宜父文》:“孝友慈恕,儉恭和粹”,用于贊頌品德高尚之人。現代多用于描述傳統美德或評價個人修養,常見于文學、道德教育等場景。

  3. 延伸内涵

    • 節儉:強調物質生活的節制,反對鋪張浪費。
    • 恭敬:體現待人接物的謙遜與尊重,如“溫儉恭良”等表達。
  4. 示例與關聯
    典型用法如“忠孝節義,仁慈廉讓,溫儉恭良”(例句),常與“孝友”“和粹”等詞搭配,突出品德的全面性。

“儉恭”融合了物質與精神層面的修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德行之一。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儉恭是什麼意思

儉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儉”和“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儉”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10個筆畫;“恭”字的部首是“忄”,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儉恭”一詞始見于《孟子·公孫丑上》:“加一事,脩辭儉恭。”意為在事情上增加修辭的時候要注意言辭的節儉和恭敬。

繁體字

繁體字中,“儉”字的寫法為“儉”,“恭”字的寫法為“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儉”字與現代寫法相同,而“恭”字有一個小差别:“恭”字的古代寫法是“龔”,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他一直生活在簡樸的環境中,過着儉恭的生活方式。

組詞

節儉、謙恭、恭敬、謹慎、正經

近義詞

儉約、謙虛、謹慎、節制

反義詞

奢華、浪費、傲慢、驕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