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牍的意思、木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牍的解釋

古代用以寫字的木簡。 葉德輝 《書林清話·書之稱葉》:“牒則木牘一版之稱。” 洪樓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簡介》:“從墓中出土木牍得知,墓的埋葬時間是 漢文帝 初元 十二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寫載體,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木牍指古代用于書寫的木制薄闆,多為較寬的木闆(與狹長的竹簡/木簡相區别)。其材質以木材為主,表面經過處理後可用刀刻或筆墨書寫文字。

2. 用途與特點

3. 曆史背景

4. 文化意義 作為早期文字載體,木牍是研究古代政治、律法及社會習俗的重要實物證據,其形制演變也反映了書寫材料從簡牍到紙張的技術進步。


注:如需查看具體考古案例或文獻出處,可參考、3、4的原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木牍》又稱作“木簡”,是古代一種進行書寫和記錄的工具。它由木質材料制成,形狀類似于現代的紙張,但相對較厚,并且單頁都有平整的木紋。在古代,人們用刀将木塊切割成適當的大小,然後加上文字或圖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牛”,其中“木”是主部首,代表木質材料,而“牛”是次部首,與古代牛皮紙的材料有關。

根據《康熙字典》,《木牍》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木牍》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揚雄傳》中,相關記載提到揚雄被選為國子學的學生,而當時的教學工具中包含有木牍。

繁體

《木牍》的繁體字為「木簠」,其中「簠」指的是古代的竹簡,所以《木簠》可以指代木質和竹質的記錄工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木牍》為例,古時的書寫形式是以篆書為主,篆書特點是線條繁密,畫面簡練。要正确地書寫《木牍》,需要遵循篆書的特點。

例句

1. 他在挖掘古墓時發現了一枚保存完好的《木牍》。

2. 這塊木塊經過幾百年的時間,依然保留着古人的手筆和《木牍》。

組詞

1. 木闆

2. 木質

3. 牛皮紙

4. 筆畫

5. 簠篾(古代的竹簡)

近義詞

1. 木簡

2. 木闆

反義詞

1. 紙張

2. 紙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