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亮透明。 晉 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室。”
“光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光澈”由“光”和“澈”組成,形容光亮透明、清澈明亮的狀态。既可指物理層面的光線或水體的清澈,也可引申為眼神、思想的明晰透徹。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王嘉的《拾遺記·秦始皇》,描述土石“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室”,強調物質本身的透亮特性。
在姓名學中,“光”象征光明榮耀,“澈”寓意水清心明,組合後常寄托對品性高潔的期許。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拾遺記》相關文獻。
《光澈》一詞中的“光”指的是光亮、明亮,而“澈”則表示清澈、透明。因此,《光澈》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光亮而清澈透明。
《光澈》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光(日字旁)和水(氵字旁),分别表示光亮和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光澈》這個詞源于漢語,具有古代漢字的特點。它是通過将“光”和“澈”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在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形容亮光透徹的景象。
《光澈》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光澈」。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光澈》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它的基本字形和意義仍然保持不變。
1. 這個水池裡的水非常光澈清澈。
2. 高山上的湖水光澈見底。
3. 這個玻璃瓶裡的液體非常光澈,沒有任何雜質。
1. 光亮
2. 澄澈
3. 透明
4. 清明
5. 呈現
1. 清澈
2. 透明
3. 清明
4. 純淨
5. 亮堂
1. 渾濁
2. 陰暗
3. 渾沌
4. 模糊
5. 混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