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貓兒的意思、山貓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貓兒的解釋

方言。老虎的别稱。《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們這時候還要過崗子,可是不要命喝粥了!我告訴你們,這山上倆月頭裡出了一個山貓兒,幾天兒的工夫傷了兩三個人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貓兒"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明确的文獻依據:

一、動物學指稱: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1. 核心釋義

    指分布于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種小型野生貓科動物,體型似家貓但更具野性特征,毛色多為灰黃或淺棕,帶有斑點或條紋,栖息于山地林區、灌叢。《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山貓"為豹貓的俗稱。

  2. 形态與習性

    成年體長約40-65厘米,尾長20-30厘米,夜行性,以鼠類、鳥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中國動物志·獸綱》描述其"耳背具淡黃色斑,四肢與尾均有環紋"(科學出版社,1987年卷8,P.319)。

  3. 分布與文化關聯

    主要見于華南、西南及東北林區,古文獻如《本草綱目》稱其為"狸",明清地方志(如《廣東新語》)已出現"山貓"稱謂,指其山地習性。

二、方言延伸義(區域性用法)

  1. 北方部分地區

    在河北、山西等地方言中,"山貓兒"偶指猞猁(Lynx lynx),強調其體型大于普通豹貓的特征(《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P.2143)。

  2. 南方口語泛稱

    閩粵方言區常将未明确鑒别的中小型野生貓科動物統稱"山貓兒",涵蓋豹貓、叢林貓等物種,體現民間對山地貓科動物的泛化命名習慣(《嶺南方言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P.178)。


權威文獻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山貓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方言中的老虎别稱
    在北方方言(如《兒女英雄傳》的記載)中,“山貓兒”常被用作老虎的别稱,形容其兇猛、危險的特征。例如:“這山上出了一個山貓兒,幾天工夫傷了兩三個人”。這一用法多見于民間口語或文學作品中。

  2. 植物學中的山菅草
    部分資料提到,“山貓兒”也指百合科山菅屬植物,學名為Dianella ensifolia。其形态特征包括:

    • 草本植物,高1-2米,具根莖;
    • 葉片呈條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齒;
    • 花為淡黃色、綠白色或淡紫色,呈總狀花序。
  3. 可能的混淆與誤用
    需注意方言與植物名稱的差異:方言中“山貓兒”指老虎,而植物學中的同名物種可能因地域不同産生混淆。此外,個别低權威性資料錯誤将其引申為“形容人隱蔽”的成語,但缺乏廣泛依據。

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方言中多指老虎,植物學中則是一種草本植物,需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暗想百鬼衆魅兵戟鄙棄逼仄昌菹闡提持載穿掘穿文鑿句春菇方罫番氓反面文章風起蜂遊蝶舞膏燭歌女歸蜃含貸行子紅女警勵饑溺禁架記人鸾聲盟鷗慕利判冤決獄跑搭胚混漰渀篇詠遣差镪寶乾嘉覃愛秋液群經羣衆影響饒舌三十有室掃迳釋采時和歲稔視問獸君朔邊死結踏歌圖天開童齒屠酤屠牛坦問字無所施其技下崗翔趨淅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