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進士出身的意思、同進士出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進士出身的解釋

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曆稱號。 宋 代進士分五甲,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 明 清 分三甲,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宋史·選舉志二》:“﹝ 乾道 ﹞二年,禦試,始推登極恩……第一甲賜進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賜進士及第并從事郎,第三、第四甲進士出身,第五甲同進士出身。”《明史·選舉志二》:“三甲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進士出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錄取者的一種等級稱號,其含義和特點如下:

1.基本定義

“同進士出身”是科舉時代按照殿試成績等第賜予的資曆稱號,字面意為“等同于進士出身”,但實際地位低于“進士及第”和“進士出身”。它類似于“如夫人”(如同夫人,實為妾室)的委婉表達,帶有“雖非正式但按同等對待”的意味。

2.等級劃分

3.地位與待遇

4.特殊情況

少數人可通過特殊途徑獲得此稱號,如宋代晏殊14歲時因才華被宋真宗直接賜予同進士出身,屬于“跳級”特例。但多數情況下仍需通過正規殿試。

5.曆史演變

宋代至明清,科舉分級逐漸簡化,但“同進士出身”始終作為末等進士的安慰性稱號存在,既肯定其科舉成就,又明确區分等級差異。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進士出身

“同進士出身”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與别人擁有同樣高的學曆、考試成績或社會地位。這個成語可以拆分成“同”、“進士”、“出”和“身”四個字。

部首:

“同”字的部首是口字旁,表示嘴巴的形狀。

“進士”字的部首是辵字旁,表示行走。

“出”字的部首是凵字旁,表示從裡面出來。

“身”字的部首是身字旁,表示人的身體。

筆畫:

“同”字有五畫。

“進士”字有十一畫。

“出”字有五畫。

“身”字有七畫。

來源:

“同進士出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浒傳》中。在這個小說中,有一個人叫楊雄,他和另一個人潘巧雲同時考上了進士,因此被形容為“同進士出身”。

繁體字:

“同進士出身”是這個成語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但整體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他們兩個人考上了同一個大學,真是同進士出身。

2. 他們兩個人的工作經驗差不多,所以他們的職位都是同進士出身。

3. 雖然他們的家庭背景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同進士出身。

組詞:

進士、出身、同學、同事、同等、同樣。

近義詞:

同一身份、同一學曆、同等社會地位、同樣的成就。

反義詞:

不同身份、低學曆、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的成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