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中市的意思、台中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中市的解釋


在台灣省本島西部、台中盆地中心、縱貫鐵路線上。1945年設市。人口73萬(1988年)。台灣省中部經濟、文化中心。有中山公園、寶覺寺等名勝古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台中市是位于中國台灣省中部的核心城市,亦是台灣省第三大都市。其名稱由來源自地理方位,「台」指代台灣,「中」則象征其地處全島中央樞紐位置。該市在行政區劃上被劃分為29個區,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裡,2025年常住人口約283萬人。

一、地名釋義與曆史沿革

「台中」一詞最早見于清朝光緒年間,1887年台灣建省後,巡撫劉銘傳規劃在此設立「台灣府城」,後因行政中心遷移未果,民間仍延續「台中」稱謂。1920年日據時期正式定名為「台中市」。此名稱沿用至今,既承載地理坐标意義,也體現城市發展脈絡。

二、地理特征與行政區劃

台中市西臨台灣海峽,東接中央山脈,地形涵蓋海岸平原、盆地及丘陵。行政轄區包含中區、西屯區、南屯區等核心城區,以及和平區、霧峰區等山地鄉。市政府駐地位于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為全台唯一不臨海的直轄市。

三、文化經濟定位

作為中部科學園區所在地,台中市擁有精密機械、光電科技等産業集群,被列為全球工具機産業重鎮。文化層面則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彩虹眷村、逢甲夜市等構成多元地标,并因氣候宜人獲「宜居城市」稱號。

網絡擴展解釋

台中市是位于中國台灣省中西部的重要城市,其名稱源于地理位置處于台灣中部。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台中市地處台中盆地中央,烏溪(大肚溪)下遊北側,北接苗栗縣、新竹縣,南鄰彰化縣、南投縣,東隔中央山脈與宜蘭縣、花蓮縣相鄰,西臨台灣海峽。2010年12月,原台中縣與台中市合并升格為直轄市,現下轄29個區,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裡。

  2. 曆史沿革
    台中市曆史可追溯至清朝,1886年曾被規劃為台灣首府,後因政策調整未完全實施,但保留了大面積城池建設。1945年正式設市,2010年合并台中縣後成為台灣省中部唯一的直轄市。

  3. 經濟與文化地位
    作為台灣中部交通樞紐,台中市是縱貫鐵路的中點,也是經濟、文化、教育中心。2016年被國際機構GaWC評為Gamma-級城市,顯示其國際影響力。此外,台中素有“文化城”之稱,擁有衆多文藝街區和特色美食,如太陽餅、鳳梨酥等。

  4. 人口與名勝
    截至2018年,台中市戶籍人口約279.4萬,為台灣本島第二大城市。著名景點包括中山公園、寶覺寺,以及融合曆史與現代風格的街區。

  5. 自然特征
    台中市内有兩大河流流經:大安溪與大甲溪,支流交錯形成獨特地理景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來源網頁(如、3、9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标望薄草播穅眯目常性長吟赤字酢菜打禅答聲胴肛對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紛難海望好問決疑河脣橫向鴻涬活天冤枉兼政轎車角芒矜厲擊甕箕颍開山坎傺克伐怨欲牢藉老媽媽論兒淩獵羅瑞卿率由舊則靡葬潘郎鬓絲嫖客平風靜浪譬則鋪列栖沖業簡竊取棄夫青牛文梓崎嶬穰子軟紅適足順船送盞台燈淘沙得金銅輪團鳳外部矛盾往日烏亮無内仙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