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窺管的意思、窺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窺管的解釋

(1).管中窺物。比喻見識狹小。 晉 陸雲 《與陸典書》:“所謂窺管以瞻天,緣木而求魚也。” 唐 張說 《喜雨賦》:“雖欲譚天而窺管,孰知 堯 德之為大。”《雲笈七籤》卷十五:“不慙窺管之微,輒呈酌海之見。”

(2).古代渾天儀上觀察星體用的管狀器。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以璣衡求‘極星’,初6*夜在窺管中,少時復出,不能容‘極星’遊轉。乃稍展窺管候之,凡歷三月,‘極星’方遊于窺管之内,常見不隱。”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窺管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窺管(kuī guǎn)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角度解析,具有鮮明的文化意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本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窺”指從小孔或縫隙中察看,“管”指竹管、管道。合指通過管狀物觀察事物,強調視野的局限性。

    例: 《莊子·秋水》中“用管窺天”即描述通過細管看天,所見有限。

  2. 引申比喻

    比喻見識狹隘、觀察片面,暗含對認知局限的批判。

    例: 《後漢書·章帝紀》載“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喻指以淺薄之見揣度宏大事物。

二、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中國古代哲學對認知局限的反思,常與“蠡測”(用瓢測量海水)并用,構成成語“管窺蠡測”,強化了“片面認知”的貶義色彩。

文化背景: 古人以此警示治學需戒除狹隘,如《漢書·東方朔傳》言:“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

三、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從管中窺物。喻見識狹小。”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8卷。

    鍊接: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注:官網需訂閱,公衆可訪問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查古籍原文)

  2. 《古代漢語詞典》

    釋義:“以管窺天,所見甚小。比喻見聞狹隘。”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

    鍊接:商務印書館工具書線上(部分内容開放)

  3. 古籍例證

    • 《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
    • 《後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勢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結語

“窺管”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對認知局限的深刻洞察,其核心在于批判片面視角,倡導開放思維。現代語境中仍具警示意義,提醒人們避免以偏概全的認知誤區。

網絡擴展解釋

“窺管”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比喻義:見識淺薄或視角局限

  1. 核心含義
    指通過管狀物窺視事物,比喻觀察或認知的局限性,常用于形容人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該用法源自成語“管中窺豹”“一孔之見”的引申。

  2. 文獻例證

    • 晉代陸雲在《與陸典書》中以“窺管以瞻天,緣木而求魚”表達視野受限的困境。
    • 唐代張說《喜雨賦》中“雖欲譚天而窺管,孰知堯德之為大”亦用此喻。
    • 李商隱詩句“自頃徒窺管,于今愧挈瓶”進一步強化了自謙見識不足的語境。

二、實物義:古代天文儀器部件

  1. 功能與記載
    指古代渾天儀上用于觀測星體的管狀裝置。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描述其使用:通過調整窺管角度,曆經三月觀察極星運行軌迹。

  2. 科學意義
    這一設計體現了古代天文學的精密性,窺管作為觀測工具,是研究天體運動的重要媒介。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窺管”多用于文學或學術批評,強調認知局限(如“窺管之見”),而其實物含義因天文儀器演變逐漸少用,僅在曆史研究中保留。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和工具書釋義,若需更完整考據可參考《夢溪筆談》《雲笈七籤》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夷剝極必複摻沙子稱讬徹貧觸激丹椒的據斷敵惡呼反面風宿水餐貫洽海澨酣春虎士斛觫蔣月泉賤貿兼味徑塗堇泥寖聞近用窘戮急手積俗激揚清濁俱瞻開張愧懼磊佹了脫量币練軍領青靈山陋汙辘轳路線漫滋美觀摩拟旁貸硗戛球球蛋蛋權寄桑落酒商機設庠食地授記曙暮輝通天畏事委仰握管五音五營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