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風以及草木上反射出的日光。《文選·謝朓<和徐都曹>》:“日華川上動,風光草際浮。” 李周翰 注:“風本無光,草上有光色,風吹動之,如風之有光也。” 唐 元稹 《景申秋》詩之七:“雨柳枝枝弱,風光片片斜。” 宋 陳善 《扪虱新話·評詩句可作畫本》:“每詠其句,便如行 孤山 籬落間,風光物采來照映人,應接不暇也。”
2.風景;景色。 唐 張渭 《湖上對酒行》:“風光若此人不醉,參差辜負東園花。” 宋 蘇轼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樓上晚景之一》:“秋後風光雨後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道靜 ﹞隨便一走,就開了這麼多的眼界,欣賞了 北戴河 的美麗風光。”
3.指繁華景象。 唐 李鹹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樓》詩:“ 六代 風光無問處,九條煙水但凝愁。” 清 卓爾堪 《揚州踏燈辭》:“城門十二無關鎖,如此風光是太平。” 茅盾 《一個女性》四:“我希望明年,後年,大後年,或者是大大後年,将有另是一番風光的三月十七的佳節。”
4.光景,時光景物。 明 馮夢龍 《挂枝兒·五更天》:“莫負了有限的好風光,似這等閒是閒非也,待閒了和他講。”《再生緣》卷十五:“女兒得受夫人誥,自己又饑有食來寒有衣。處此風光心本足,小千歲,偏偏一旦病沾軀。”
5.指文采。 唐 元稹 《寄舊詩與薛濤因成長句》:“詩篇調态人皆有,細膩風光我獨知。”亦指人美好的儀表舉止。 歐陽山 《苦鬥》六十:“她那靈慧、矯捷、安詳的風光氣韻卻完全恢複了。”
6.光采;體面。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四折:“圖什麼風光,待氣昂昂端坐在中軍帳!隻不如守着農莊,倒也穩拍拍常為田舍郎。”《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隻是我的親事,倒作成别人去風光。”《官場現形記》第四九回:“我隻可憐我們老爺做了一輩子的官,如今死了,還不能夠叫他風光風光,多念幾天經,多拜幾堂懺,好超度他老人家早生天界,免在地獄裡受罪。” 茹志鵑 《剪輯錯了的故事》:“真正是熱火朝天,風光得不能再風光了,不僅名揚全縣,同時簡報也送到了省裡,中央。”
“風光”(繁體“風光”)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主要含義:
自然景色
指自然或人文景觀的美麗景象,如山川、田園、城市景觀等。
例:
榮耀與體面
形容個人或群體因成就、地位等而顯赫、受人矚目。
例:
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在詩詞中常借自然景象隱喻人生際遇或情感狀态。
例:
方言用法
部分地區(如吳語)中可指“熱鬧”或“排場”,如“今日廟會好風光”。
辨析: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分析。
風光是一個表示美麗景色、壯麗景觀的詞彙。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風字旁和山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風光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多用“豐光”表示。
風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中,如《詩經》和《楚辭》等。在古代,它通常用來形容大自然的美景、山水之間的壯麗景觀。
在繁體字中,風光的寫法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古代句子中使用風光:
一些與風光相關的詞彙有:景色、美景、風景、山水等。
與風光相反的詞彙可能包括:荒蕪、丑陋、凄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