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籍的意思、廢籍的詳細解釋
廢籍的解釋
(1).廢員之名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恩诏冠帶之濫》:“庚午考察科道一案,全出 高新鄭 私意, 高 失位後,凡在廢籍者,公論翕然推轂。”
(2).指廢員。《明史·周延儒傳》:“於是 鄭三俊 長吏部, 劉宗周 長都察院, 範景文 長工部, 倪元璐 佐兵部,皆起自廢籍。”
詞語分解
- 廢的解釋 廢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廢弛(應該施行而不施行)。廢除。廢黜(罷免,革除)。廢帝(被廢黜的皇帝)。廢棄。廢止。廢置。因噎廢食。 沒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廢話。廢品。廢墟(受到破壞之後變成荒蕪的地
- 籍的解釋 籍 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
網絡擴展解釋
“廢籍”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出現在明代文獻中,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
廢員之名冊
指記錄被罷免或革職官員信息的官方名冊。例如《野獲編·禮部·恩诏冠帶之濫》提到“凡在廢籍者,公論翕然推毂”,即被罷免的官員通過考核後可能重新啟用。
-
被罷免的官員(廢員)
可引申為被除名的官員本身。如《明史·周延儒傳》中“皆起自廢籍”,指這些官員原本屬于被罷免的群體,後重新獲得任用。
使用背景
該詞多用于明代官場制度中,涉及官員考察、罷免及複職流程,現代已不常見。如需具體文獻例證,可參考《明史》或沈德符的《野獲編》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廢籍這個詞是指已經廢棄或失去了價值的書籍。現在讓我們來拆分一下廢籍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廢字的部首是廣,它的筆畫數是5;而籍字的部首是竹,它的筆畫數是9。廢字的繁體寫法為廢,而籍字的繁體寫法為藉。在古時候,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大緻上與現代寫法相同。
廢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那個時候,廢棄了的書籍被稱為廢籍。這些書籍可能是因為歲月的流逝而破舊不堪,或者因為内容過時而無人問津。無論是哪種情況,這些書籍都失去了其原本的價值和用途。
我們來看看一些關于廢籍的例句。例如,"這些古老的書籍已經成為廢籍,被塵封在圖書館的角落裡"。這個例句說明了因為年代久遠和缺乏使用的原因,這些書籍已經不再有人關注和使用。
除了廢籍,還有一些類似的詞可以用來描述失去價值的書籍,比如廢書、廢文和廢卷等。這些詞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代替廢籍來描述這種情況。
然而,廢籍的反義詞則是珍貴的或有價值的書籍,這些書籍由于其内容的重要性或獨特性而備受人們關注和珍視。
希望這些内容能夠幫助你了解廢籍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信息。如果還有其他問題的話,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