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訪德的意思、訪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訪德的解釋

仿效學習前人的德政。訪,通“ 仿 ”。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相國拜齊王表》:“臣訪德語勤,未洎 伊 稷 之能;藉靈懷寵,以濫 周 邵 之秩。” 唐 歐陽詹 《泉州六曹新都堂記》:“皆外莊内融,懷材抱忠,無回邪以莅下,有謇諤以承上,當時之彥也。請列於記左,庶後之君子,覩名訪德,知夫是日,當有人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訪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文獻來源:

一、基本含義與用法

  1. 探問道德品質
    指通過探問他人的言行舉止,了解其道德品質和真實意圖。源自《說文解字》,其中“訪”為探問,“德”指品德。此含義多用于描述言行出人意料、令人困惑的現象。
    示例:某人行事神秘難測,可稱其“訪德難測”。

  2. 仿效前人德政
    古文中的另一種解釋為“仿效學習前人的德政”。“訪”通“仿”,即效仿;“德”指德政或善行。此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南朝江淹《為蕭相國拜齊王表》和唐代歐陽詹的《泉州六曹新都堂記》。
    示例:“庶後之君子,覩名訪德”,意為後人看到名字便能效仿前人的德行。


二、現代延伸與争議


三、總結

“訪德”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訪德的意思

訪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尊敬、學習有德行的人,向其請教、取經。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訪德的部首是⼑(钅)和⼶(爾),拆分後可以分為钅、⼶、⼩、彡四個部分。

訪德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來源

訪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學說。在儒家經典《論語》中,有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在與人交往中,無不好好學習别人的長處。後來,人們根據《論語》的這個觀點演變出了訪德這一詞語。

繁體

訪德的繁體字為訪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訪德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具體寫法目前無法得知。

例句

他常常訪德于各位前輩,汲取他們的經驗和智慧。

組詞

學德、師德、自律、德行等。

近義詞

問道、求教、請教等。

反義詞

忽略、無視、糊塗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