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觀的意思、八觀的詳細解釋
八觀的解釋
對人的八種觀察方法。《呂氏春秋·論人》:“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八觀》:“八觀者,一曰觀其奪救以明間雜;二曰觀其感變以審常度;三曰觀其志質以知其名;四曰觀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觀其愛敬以知通塞;六曰觀其情機以辨恕惑;七曰觀其所短以知所長;八曰觀其聰明以知所達。”
詞語分解
- 八的解釋 八 ā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 觀的解釋 觀 (觀) ā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歎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複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态)。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
網絡擴展解釋
“八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識人方法,指從八個角度觀察人的行為和特質,以全面了解其品性、才能及潛力。這一概念在不同典籍中有不同闡述,主要分為兩種體系:
一、劉劭《人物志》中的八觀(主流出處)
三國時期劉劭在《人物志·八觀》中提出的八種觀察方法,主要用于人才鑒别:
- 觀其奪救:觀察人在利益沖突時是否舍棄正義,判斷其品性是否混雜不純。
- 觀其感變:通過突發事件中的反應,了解其常态下的行為準則。
- 觀其志質:分析志向與資質,推斷其可能成就的名聲。
- 觀其所由:追溯行為動機,辨别表象與本質的差異。
- 觀其愛敬:從仁愛與敬重的表現,判斷人際交往的順暢程度。
- 觀其情機:通過情緒變化,分辨其寬容或狹隘的心胸。
- 觀其所短:從缺點中發現潛在的長處(如固執者可能有堅持原則的優點)。
- 觀其聰明:通過智力水平,判斷其未來能達到的高度。
二、《呂氏春秋》中的八觀
另一種說法源自《呂氏春秋》,側重人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現:
- 通則觀其所禮:顯達時是否保持謙遜守禮。
- 貴則觀其所進:高位時提拔何種人才。
- 富則觀其所養:富裕後如何支配財富。
- 聽則觀其所行:是否言行一緻。
- 止則觀其所好:閑暇時的愛好反映真實品性。
- 習則觀其所言:長期相處後是否表裡如一。
- 窮則觀其所不受:困窘時能否拒絕不義之利。
- 賤則觀其所不為:卑微時是否堅守尊嚴與底線。
- 核心目的:通過多維度觀察,避免以偏概全,綜合判斷人的本質。
- 應用場景:古代多用于選拔官員或考察德行,現代可借鑒為識人用人的方法論。
- 權威來源:推薦參考劉劭《人物志》體系或《呂氏春秋》相關解讀,二者側重點不同,但均強調動态觀察與辯證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觀》這個詞是指觀察世界的八種态度或視角。以下是對該詞的詳細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解釋:
一、拆分部首和筆畫:
《八觀》由部首「八」和「觀」組成。其中,「八」是指數詞「8」,表示數量,「觀」是意為「看」或「觀察」。
二、來源:
《八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經典中的一個概念,它原本用來指導修行者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和生活。
三、繁體字:
《八觀》的繁體字為「八觀」。
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文中對《八觀》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但通常使用的是「八觀」。
五、例句:
1. 懂得用「八觀」看待問題,事情就不會顯得那麼困擾。
2. 在佛教中,修行者需要培養正确的「八觀」來解脫紛擾的境界。
六、組詞:
《八觀》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以下詞語:
1. 八觀修行
2. 修持八觀
3. 八觀之道
4. 大八觀
七、近義詞:
與《八觀》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八見
2. 八思
八、反義詞:
與《八觀》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愚見
2. 偏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