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重的意思、謹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重的解釋

謹慎穩重。 南朝 梁簡文帝 《誡當陽公大心書》:“立身之道與文章異,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 宋 袁燮 《跋<胡文恭草稿>後》:“ 胡公 外和而中剛,平居溫溫,不動聲氣,謹重不輕發,發亦不可回,此 歐陽公 所以有取也。” 康有為 《大同書》庚部第七章:“其府司倉庫者不必納押金,以是時人心無盜詐而商賣皆出於公也,但選閲歷深老成謹重者任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重”是現代漢語中一個具有莊重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謹慎莊重,不輕率行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解釋為“言行慎重,态度嚴肅”,強調個體在行為與言辭上需保持克制與穩重。

從語源角度看,“謹”與“重”二字在古漢語中均有獨立表意功能。“謹”本義為“慎重、小心”,《說文解字》釋作“慎也”;“重”則含“分量大、不輕率”之義,二字複合後形成語義疊加,強化了行為規範的内涵層次。這一構詞方式體現了漢語雙音節詞通過近義聯合增強表意精确性的特點。

在具體應用中,“謹重”多用于描述兩類情境:一是指為人處世的态度,如《漢語大詞典》引《宋史·呂公著傳》“性謹重,寡言笑”,刻畫人物性格特征;二是指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強調“考辨須謹重,立論當有據”,突顯治學規範。

與相近詞彙相比,“謹慎”側重行為層面的審慎,“穩重”強調性格的沉着,而“謹重”則兼具态度嚴肅與行為克制的雙重特征,屬書面語體中更具典雅色彩的詞彙選擇。在當代語言實踐中,該詞常見于學術評價、人物品鑒等需要突顯莊重語體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謹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jǐn zhòng,意為謹慎穩重,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處事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古代文獻

    • 南朝梁簡文帝在《誡當陽公大心書》中對比“立身”與“文章”的不同,提出“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說明為人需謹慎,而創作可自由奔放。
    • 宋代袁燮評價胡文恭“謹重不輕發”,指其性格内斂穩重,行事不草率。
  2. 現代語境

    • 常用于描述性格内斂、行事周密的人,如“他為人謹重,深得同事信任”。
    • 也可用于正式場合的書面表達,例如工作報告中“措施嚴謹、重點突出”的表述。

使用建議

如需查看更多例證,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和查字典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案桌百爪撓心班赍暴陳襃勵獘窦奰發不孝常恒禅家忡怛燈飾墊巾丁荦遞述地榆風骊憤厥分朋引類甘食狗腿子寡老固陰寒曉畫箧會葬昏朝假藉椒鹽急慌慌靜靜精擇即序矍相開喻可塑性空翠牢禀練識滿弓木頭木腦怒不可遏荞面侵并勤幹清薄人排冗長騷邊屍利素餐石室睡媒損绌燙洗桐花同年推雪吻翰文郎五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