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hocking thunderclap]∶使人震驚的雷聲
春天的第一聲驚雷
(2) [important event]∶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事件
亦作“ 驚靁 ”。1.使人震驚的雷聲。 漢 劉向 《九歎·遠遊》:“淩驚靁以軼駭電兮,綴鬼谷於北辰。” 漢 張衡 《思玄賦》:“淩驚雷之砊礚兮,弄狂電之淫裔。” 宋 範成大 《題畫卷》詩之四:“暑雲潑墨送驚雷,坐見前山驟雨來。”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冥雨從東來,驚雷自西往。”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九疑山洞仙翁》:“每語倦,援瑟鼓之,如驚雷怒濤之聲。”
(2).比喻使人震驚的大事變。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但是這道電光後的一聲驚雷,卻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
“驚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比喻意義
2.重大事件的象征
比喻具有強烈沖擊力的突發社會事件或思想變革。例如魯迅詩句“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以驚雷隱喻革命浪潮;冰心也将其比作人生轉折的契機。
三、現代文化延伸
3.網絡流行文化符號
2020年歌曲《驚雷》以“驚雷這通天修為”等誇張歌詞走紅,成為“喊麥”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特點是押韻的直白表達和強烈節奏感,反映了草根亞文化的傳播現象。
提示:若需了解詩詞引用或網絡歌曲的完整内容,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驚雷》一詞指的是突然響起的大雷聲,是由于閃電産生的氣象現象。雷聲的響亮和突然使人感到震懾和驚訝,因此得名。
《驚雷》的部首是心(63),而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它的總筆畫數為18。
《驚雷》的繁體字為「驚雷」。
在古代,「驚雷」的寫法可能與現代不同,但基本意思相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有一種對應于現代「驚雷」的古漢字寫法為「驚嗟」。
1. 淩晨突然響起一聲驚雷,把我吓了一跳。
2. 暴風雨中的驚雷讓人不敢出門。
1. 驚雷震撼
2. 驚雷雷鳴
3. 驚雷披靡
1. 驚響
2. 震耳欲聾
3. 震天動地
1. 寂靜
2. 安靜
3. 悄無聲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