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問的意思、奉問的詳細解釋
奉問的解釋
侍奉問候。《漢書·哀帝紀》:“臣願且得留國邸,旦夕奉問起居,俟有聖嗣,歸國守藩。”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專業解析
“奉問”是漢語中表敬謙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恭敬地詢問”,屬于書面用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奉”為敬辭,表示對行為對象的尊重,“問”指提出疑問或關切。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明确釋義為“猶承問,承蒙問候”,強調對他人主動詢問的謙遜回應,多用于正式書信或禮節性對話場景。
從用法特征分析,“奉問”包含雙重敬謙屬性:一是通過“奉”字體現對受話方的尊敬,二是通過整體詞義傳遞說話者的謙卑态度,常見于古代文書或現代正式文書中。例如:“承蒙奉問近況,感激之至”即典型用法。近義詞“垂詢”“賜問”雖同屬敬辭,但語義側重不同:“垂詢”強調高位者的詢問,“賜問”突出對方提問的恩惠性,而“奉問”更側重己方接受詢問的恭謹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
“奉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侍奉問候,常用于古代語境中,體現對尊長或上級的恭敬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由“奉”和“問”組成。
- 奉:表示恭敬、侍奉,如“奉養”“侍奉”。
- 問:指問候、詢問,如“問安”“問事”。
- 整體含義:以謙卑的姿态侍奉并問候對方,多用于臣子對君主、晚輩對長輩的日常關懷。
古籍引用
- 出自《漢書·哀帝紀》:“臣願且得留國邸,旦夕奉問起居,俟有聖嗣,歸國守藩。”
此句意為:臣子希望留在京城的府邸,早晚侍奉問候(皇帝)的起居,等待皇嗣誕生後,再返回封地。
使用場景
- 古代禮儀:常見于臣子對君主的奏章或日常對話,體現尊卑關系。
- 文學表達:用于描述傳統禮節或曆史場景,如小說、戲劇中的對話。
-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對長輩或上級的關懷,但實際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作為書面語保留。
補充說明
- 部分資料(如)提到“恭敬地詢問”的釋義,可能為現代擴展用法,但古籍中未見此例。
- 近義詞包括問候、問安,反義詞則無明确對應詞彙。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用法示例,可參考《漢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耗悲悲戚戚閉禁博物君子財主長鳴敕勒賜绯麤蠢猝迫達生等閑視之堤圍頓河洱水哥子鲑禀鲑魚和衷共濟薨夭硡隱歡暢交報佼佼假途筋革救恤決市钜功軍衣客貨駃疾綿隔民思墨緑囊膪南台赧顔汗下哪些暖豔怒容潛驚青穗擾襲仁姑日差上腴沈塞事機事頭衰乏霜輪水蘋鲐稚天資卓越貼説題刻物妖響糖獅子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