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博物君子的意思、博物君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博物君子的解釋

博學多識的人。《左傳·昭公元年》:“ 晉侯 聞 子産 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公羊之非》:“諸侯不再娶,何以 晉 少姜 卒 齊 人請續婚? 叔向 為博物君子,不引不再娶之禮以辭之,而乃以喪辭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博物君子"是漢語中一個典雅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學識淵博且品行高潔之人。該詞可拆解為兩個語素進行訓诂:

一、"博物"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博物君子",原指通曉衆物,漢代孔安國在《尚書序》中引申為"辨萬物之名",現代《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通曉衆物"(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博物治聞"即強調知識的廣博性。

二、"君子"作為儒家核心概念,最早見于甲骨文,指具有"仁、義、禮、智、信"美德之人。《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構建了德才兼備的标準,《荀子·勸學》更明确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修為要求。

該詞的深層語義包含三重維度:知識維度要求"博通經籍,明辨物理";道德維度強調"修身立德,懷瑾握瑜";實踐維度注重"經世緻用,知行合一"。清代阮元在《疇人傳》中評述曆代天算學家時,多用"博物君子"贊譽其學術造詣與人格修養的統一。

現代語境下,該詞常用于學術領域評價學者,如錢鐘書被稱為"當代博物君子",既指其《管錐編》展現的淵博學識,亦包含對其獨立人格的推崇(來源:中華書局《錢鐘書學術思想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博物君子”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ó wù jūn zǐ,意為博學多識、德才兼備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典故

3.結構解析

4.使用場景

5.例句參考

附:英文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史記》《後漢書》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闇門幫兇八音倉庫操兵朝旭塵蛻船戶當塗高黨員燈标東科爾斷港餓踣紡塼肺萎陷侊飯寡昧過社诃黎勒和娶鴻暢鴻章巨字燋爛解巾計略金虎台進行九華帳溘斃可便理據留後路流行歌曲馬表磨盾鼻模式謀夫孔多目瞪舌挢蹑屣盤中詩配地乞丐相鵲垆勷理任實賞秩十九信條試令時髦使幕授正樞掾隨口頹疊土民枉矯過激梧鼠技窮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