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裁抑的意思、裁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裁抑的解釋

(1).制止;遏止。《後漢書·黨锢傳序》:“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主公若欲傳位於 籲 ,便當立為世子。如其不然,當稍裁抑之,庶無驕奢淫佚之禍。”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職員固歸咎于學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職員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習氣影響學生而潛化之矣。”

(2).制裁。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舉人勒停會試》:“今年署禮部事,侍郎 李廷機 上疏,謂舉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無法懲創,請将最不肖者,勒停會試,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減,抑損。 宋 蘇轍 《乞裁損待高麗事件劄子》:“臣欲乞凡館待送遺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 武帝 為了提高皇帝的威權,有意裁抑丞相的職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裁抑”是漢語中較為典雅的書面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節制、限制等手段對某種行為或現象進行約束調控。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裁”字在此處取“裁斷、削減”之意,“抑”則為“壓制、控制”,二字組合後形成複合式動詞,強調理性幹預的克制作用。

從語義演變看,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後漢書·馬援傳》:“裁抑權倖,以塞天下之望”,此處指對權貴勢力的壓制約束,體現社會管理層面的強制規範功能。現代漢語中,詞義擴展至個人修養領域,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控制或抑制(某種情緒、欲望等)”,例如“裁抑貪欲”“裁抑浮躁心态”等用法。

在語法功能上,“裁抑”作為及物動詞,常與負面傾向的抽象名詞搭配。漢典網(www.zdic.net)的語料庫顯示,其賓語多集中于“私欲”“奢侈之風”“過度擴張”等需節制的對象,展現該詞特有的道德評判屬性。近義詞“克制”“抑制”側重主觀努力,而“裁抑”更強調制度性約束,這種語義差異在《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中有明确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裁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適用于政治、社會管理等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例:

1.制止、遏止

2.制裁

3.削減、抑損

4.使用場景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野獲編》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赫爾瀑布拔鍋卷席班士悲憾偪壤草靡塵羹塗飯吃不來重溫舊夢椿槿瓷土打饑荒道齋電力拖動笃瘵菲酌捬循附舟高層建築公慎扢戲孤鴈歡抃黃冠花朝月夕呼哈簡兵奸咎瑊石斤鬥雲盡讓饑疲糺軍極豔基樁涓滌看養朗俊老喬民樂語魯迅賣男鬻女盤鴉披羅戴翠曝陽千裡始足下起書秋季山沖上盜沈整世主守直水甕熟漆停省脫禍蛙蚓危迫蝸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