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抑的意思、裁抑的詳細解釋
裁抑的解釋
(1).制止;遏止。《後漢書·黨锢傳序》:“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主公若欲傳位於 籲 ,便當立為世子。如其不然,當稍裁抑之,庶無驕奢淫佚之禍。”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職員固歸咎于學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職員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習氣影響學生而潛化之矣。”
(2).制裁。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舉人勒停會試》:“今年署禮部事,侍郎 李廷機 上疏,謂舉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無法懲創,請将最不肖者,勒停會試,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減,抑損。 宋 蘇轍 《乞裁損待高麗事件劄子》:“臣欲乞凡館待送遺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 武帝 為了提高皇帝的威權,有意裁抑丞相的職權。”
詞語分解
- 裁的解釋 裁 á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紙:裁剪。裁縫。裁衣。對裁。 減除,去掉一部分:裁減。裁軍。裁員。 決定,判斷:裁判。裁奪(考慮決定)。裁決。裁度(?)。裁斷。 安排取舍:體裁。别裁。獨出心裁。 節制,抑
- 抑的解釋 抑 ì 壓,壓制:抑制。抑止。壓抑。抑強扶弱。抑揚(.音調的高低起伏;.沉浮;.褒貶)。 憂悶:抑郁。抑塞(?)。 文言連詞(.表選擇,相當于或是、還是,如“抑或”;.表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如“多
網絡擴展解釋
“裁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適用于政治、社會管理等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例:
1.制止、遏止
- 基本含義:指通過強制手段阻止某種行為或現象的發展。例如,古代統治者通過削弱權臣權力來維護皇權。
- 用例:
- 漢代為加強皇權,“裁抑丞相的權力”(《中國史稿》引例)。
- 《後漢書·黨锢傳序》提到“裁抑宕佚”,即約束放縱行為。
2.制裁
- 基本含義:對違規行為進行懲戒或約束。常見于古代科舉制度中對舞弊者的處理。
- 用例:
- 明代侍郎李廷機上疏建議“勒停會試”以制裁舉人中的不良行為。
3.削減、抑損
- 基本含義:減少或抑制某些利益、權力等,以達到平衡。例如財政或政策上的調整。
- 用例:
- 宋代蘇轍提出“館待送遺并量加裁抑”,主張削減對外交往的過度支出。
- 韓侂胄因權力過大被“裁抑”,以防止驕奢淫逸。
4.使用場景與延伸
- 政治領域:多用于描述權力制衡,如漢武帝削弱丞相職權。
- 社會管理:如約束群體行為(如《東周列國志》中限制公子籲的權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野獲編》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裁抑」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壓制、控制或限制某種行為或情緒。下面是關于「裁抑」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裁」的部首是「衣」,總共有11個筆畫。
- 「抑」的部首是「手」,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裁抑」一詞源于古代漢語,表示通過剪裁或壓制來約束某種行為或情緒。
繁體:
「裁抑」的繁體字是「裁壓」。
古時候漢字寫法:
「裁抑」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無明确的特定寫法。
例句:
- 在處理矛盾時,我們應該適度「裁抑」自己的情緒,保持理智。
-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裁抑」貪腐現象的蔓延。
組詞:
裁減、裁決、抑制、抑郁
近義詞:
鎮壓、遏制、約束
反義詞:
放縱、宣洩、釋放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