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命;拼命。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三》:“明府為州所枉,不思奮命,而欲行賂以穢清政,是有君無臣也。”《三國志·吳志·孫桓傳》:“ 桓 投刀奮命,與 遜 勠力, 備 遂敗走。”《舊唐書·郭子儀傳》:“我軍亂, 李嗣業 奮命馳突,擒賊十餘騎乃定。” 宋 蘇舜欽 《上集賢文相書》:“威令一發,士樂奮命。” 郭希仁 《從戎紀略》:“奮命攻撲,戰甚劇烈。”
“奮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效命
強調忠誠地執行命令或履行責任,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将士、臣子為君主或國家獻身。例如:
《三國志·吳志·孫桓傳》:“桓投刀奮命,與遜勠力,備遂敗走。”
拼命
指不顧危險或生死,全力以赴應對緊急情況。例如:
《舊唐書·郭子儀傳》:“李嗣業奮命馳突,擒賊十餘騎乃定。”
古籍引用:
近現代用法:
如郭希仁《從戎紀略》中描述戰鬥場景:“奮命攻撲,戰甚劇烈。”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叙述,常見于描述軍事行動、忠勇行為或危急時刻的奮力拼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語境,可參考《後漢紀》《三國志》等文獻。
《奮命》一詞表示以生命為代價,拼盡全力去做某事,通常在面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
《奮命》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女」,右邊的部首是「力」。共有9畫。
《奮命》是漢語詞彙,由兩個獨立的字詞組合而成,「奮」意為努力、振作,而「命」則指生命。
《奮命》(奮命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奮命」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1. 他為了挽救那個人的生命,不顧一切地奮命奔跑。
2. 在戰鬥中,他們奮命保護着自己的家園。
3. 面對逆境,我們要勇敢地奮命奮鬥。
奮進、奮發、奮鬥、奮力、奮戰
拼命、拼死、全力以赴、竭盡全力
懶散、怠惰、消極、不努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