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吳偉業 。詩人, 明 亡入 清 , 康熙 時為國子監祭酒。 清 徐釚 《詞苑叢談·紀事四·吳祭酒題曲詞》:“ 吳祭酒 作《秣陵春》,一名《雙影記》,嘗寒夜命小鬟歌演。” ********* 《自述》詩之十二:“忽遇 江 南 吳祭酒 ,梅花雪裡學詩初。”
(2).指 吳錫麒 。 清 乾隆 進士,工詩詞,并以骈文著名,官至國子監祭酒。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吳祭酒尺牍》:“ 錢塘 吳穀人 祭酒 錫麒 ,官京師時,耽情《騷》《雅》,不屑奔走權門,以緻品望日高,而生計日薄。”
吳祭酒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含義的複合稱謂,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祭酒"原為中國古代學官名,始設于漢代,為國子監主管官員,相當于現代國立大學校長。該官職名稱源于先秦禮儀制度,"祭"指主持祭祀儀式,"酒"象征禮儀中的敬獻環節,後演變為教育領域最高榮譽職位(來源:《中國曆代職官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人物特指 在文學史語境中,"吳祭酒"特指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1609-1672)。據《清史稿》記載,吳偉業于順治十年(1653年)被授予國子監祭酒之職,因其文學成就與仕宦經曆,時人尊稱"吳祭酒"(來源:《清史稿·文苑傳》)。
三、文化内涵 該稱謂包含雙重價值維度:既體現古代"學而優則仕"的儒家傳統,又反映特定曆史背景下知識分子的仕隱抉擇。清人趙翼在《瓯北詩話》中評價:"梅村(吳偉業號)身閱鼎革,其所吟詠,有庾信《哀江南》之遺韻",此評價印證了"吳祭酒"稱謂承載的文史價值(來源:《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複旦大學出版社)。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漢語使用中,"吳祭酒"主要出現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指代吳偉業其人其作。教育部《古代漢語教學參考書目》将其列為明清之際代表性詩人,相關研究可參考《吳梅村全集》箋注本(來源:《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年鑒》,中華書局)。
“吳祭酒”是漢語中對兩位曆史人物的特定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吳偉業(1609-1672)
吳錫麒(1746-1818)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來源信息,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詞苑叢談》《冷廬雜識》等原始文獻。
百般嬌飙駕髀肉避賢不懂裝懂布谷材傑長家長衫成誦赤蓋熾炎觸突詞士蹙蹋定稿二性子高譽隔牆有耳勾手會應健翮健将簡靜驕骢金搖雞黍約九峰局天扣地開閉墾租牢筴楞磕磕連襟林下意榴花樽裡應外合賣萌拈花弄柳年家子棚車憑虛客平一如花似朵喪葬費三千威儀傻不楞登山氓蛇淵囿試播施嫱衰齒樹頭酒台諱脫粒機晩伴兒危脆危言危行箫管竹嘯侶命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