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志的意思、初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志的解釋

原來的志願。 三國 魏 曹植 《黃初六年令》:“欲修吾往業,守吾初志。” 唐 韓愈 《薛公墓志銘》:“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陳錫九》:“辛苦跋涉而來,為父骨耳。汝不歸,初志為何也?” 郭沫若 《羽書集·緻華南友人們》:“任何的殘虐慘酷,都不足阻撓我們的初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志

指最初确立的志向或心願,強調人在初始階段懷有的堅定目标或理想。其核心含義包含時間上的“起始性”與意志上的“純粹性”,常與“堅守”“不忘”等語境關聯,體現對原始信念的珍視。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最初的志向”,引《晉書·劉弘傳》:“初志不移,忠亮不虧。” 指人立身之初所秉持的志向,不因外界變遷而動搖。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起初的志願”,如“不忘初志,方得始終”,強調初心與長期行動的關聯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


二、詞源與結構解析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用例
初志 強調時間起點與目标純粹性 堅守初志,矢志不渝
初衷 側重動機的原始性 違背初衷,令人遺憾
初心 融合道德與情感本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依據:《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語文出版社,2015年。


四、文化内涵與經典引用

  1. 儒家倫理中的“守志”觀

    《孟子·盡心上》:“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強調初志需符合道義,且需恒守。

    來源:《孟子譯注》,中華書局,2010年。

  2. 文學意象的象征意義

    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以“初志”為精神支柱,對抗現實困境。

    來源:《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五、當代語境下的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初志”多用于正式文本或勵志語境,如:

“科研工作者數十年如一日,未改初志,終獲突破性成果。”(《人民日報》2023年8月)

來源:《人民日報》語料庫,人民網。


結語

“初志”凝結了漢語中對“本源理想”的敬重,既是個人立身的基石,亦是文化傳承中“持守本心”的精神符號。其價值在時間淬煉中愈發彰顯,成為跨越時代的哲思關鍵詞。

網絡擴展解釋

“初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初志”指最初的志願或志向,強調人在初始階段确立的目标或信念。例如:

2.近義詞與語境

3.曆史與文學淵源

4.其他相關

5.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難凹窪抱角牀變壞采補産後風陳撄甯東織耳喑費留風濕性關節炎附膚落毛扞禦赓衍管護過廳邯鄲躧步賀蘭鴻深恍然若失皇天後土堅持改革開放急就激朗雞鳴犬吠井旟舊言饑疫鞫勘肯堂萊彩老鼻子兩頭做大臨覽莅止攣卧律身馬王堆秣馬青瑣客凄惘人急計生肉林肉相三街六巷三宿戀十二子孀居說什鼠矢宿居天産聽子土國蛻故孳新畏葸問字務法仙伎蟹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