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斷絕端緒。2.極端。
1.斷絕端緒。《楚辭·九辯》:“欲寂漠而絶端兮,竊不敢忘初之厚德。” 朱熹 集注:“絶端,謂滅其端緒,不使人知也。” 晉 陸機 《于承明作與士龍》詩:“懷往歡絶端,悼來憂成緒。”
2.極端。 郭沫若 《今昔集·************的歸趨》:“這是一次絕端的冒險,是以國家民族的生存作為孤注一擲的暴舉。” ********* 《萍蹤寄語》二二:“這雖是絕端的例子,但在文字工具及基本知識方面沒有相當的準備而即貿貿然出外留學,這樣的不經濟,确是無可諱言的事實。”
“絶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斷絕端緒
指徹底切斷事物的頭緒或聯繫,常用于形容情感或思緒的中斷。例如:
極端
表示程度達到頂點,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楚辭》相關注釋或郭沫若、鄒韬奮的著作原文。
《絶端》是一個漢字詞,意為“絕頂”、“最高點”或“頂峰”。它用來形容事物達到最高境界或最極限的狀态。
《絶端》的部首拆分為“糸”和“山”,其中“糸”為上部,表示與線有關的事物;“山”為下部,表示與山有關的事物。它總共有15個筆畫。
《絶端》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由“絶”和“端”兩個字組成。其中,“絶”意為“絕”、“斷絕”,表示事物中止或斷絕的狀态;“端”意為“極限”、“邊緣”,表示事物的極點或頂峰。
《絶端》的繁體字為“絕端”。
在古代,《絶端》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相似。古代的《絶端》常常以簡潔的形式表達,筆劃可能有所變化,但其基本意義保持一緻。
1. 他在音樂界已經達到了絕頂的地位,可以說是音樂界的絶端。
2. 這座山的峰頂隱藏着一個絕妙的風景,被譽為登山者到達的絶端。
1. 絶境:指極限的境地,表示人或事物所達到的最困難、最厲害或最壞的境地。
2. 絶技:指非常高超的技巧,表示在某個領域達到的最高水平。
1. 極緻:意為極限、極度,指事物達到的最高點或最極端的狀态。
2. 巅峰:指山的最高處,在引申意義下用來描述事物達到的最高點。
1. 起點:意為開始的地方或出發點,與絶端相對,表示事物的起始狀态。
2. 底部:意為事物的底部或最低點,與絶端相對,表示事物的最底層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