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蒲姿的意思、蒲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蒲姿的解釋

蒲柳之姿。比喻早衰的容顔。 清 孫枝蔚 《送王子側歸新城》詩:“倘念蒲姿衰,幸無魚書吝。”參見“ 蒲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蒲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蒲柳之姿”,常用于比喻容顔早衰。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字面構成:由“蒲”(香蒲,一種易凋植物)和“姿”(容貌)組合而成。蒲柳(即水楊)因秋季早凋,被用來象征體質柔弱或容顔易老。
    • 比喻義:指代早衰的容顔或柔弱的體質,常見于古典文學中表達自謙或感懷時光流逝。
  2. 文學出處
    清初詩人孫枝蔚在《送王子側歸新城》中寫道:“倘念蒲姿衰,幸無魚書吝”,此處以“蒲姿”自喻衰老,體現文人借物抒懷的雅趣。

  3. 植物學背景
    蒲(香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葉可編織,根莖可食(如所述)。其“早凋”特性成為比喻基礎,與松柏的常青形成對比。

  4. 現代使用
    該詞多用于詩詞鑒賞或仿古文體,現代口語中較少出現。其近義詞可包括“蒲質”“蒲柳身”,反義詞則為“松柏之姿”。

注:若需具體詩句分析或更多古典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全清詩》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蒲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蒲姿》是一個詞語,表示人或物的姿态像蒲草一樣優雅、輕盈、靈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蒲姿》的拆分部首是「艹」和「女」,其中「艹」是草字頭部首,「女」是女字底部首。根據筆畫數,「蒲」共有14畫,「姿」共有9畫。

來源

《蒲姿》這個詞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謝榛的《雙調·天淨沙·秋思》中:「蒲葉發船楫,姿豐釀簪纛。」意為蒲草船上的船楫傍着船體搖擺,給人一種輕盈、優雅的姿态。

繁體

《蒲姿》的繁體字為「蒲姿」,兩個字都保留了原來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蒲」的字形為「蒐」,表示集聚草木的樣子;「姿」的字形為「纟」和「次」的組合,「纟」表示織物,「次」表示剌。

例句

1. 她的舞蹈融合了東方的蒲姿和西方的現代舞技巧。

2. 這幅畫中,少女的蒲姿婀娜多姿,宛如仙子下凡。

3. 風吹過湖面,蒲草搖曳着它們獨特的蒲姿。

組詞

蒲草、蒲團、蒲扇、蒲公英

近義詞

飄逸、輕盈、靈動、婀娜

反義詞

笨拙、沉重、僵硬、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